探究诗人王维山水画的魅力
摘要:中国传统山水画,除了对笔墨的强调,最根本的追求就是画面的意境。“诗画一律”这一命题,正好说明了古代山水画与古代山水诗都是以意境为内在联系的“一律”的。山水画中融入的是诗的意境,王维山水画最重要的特色是诗与画的有机结合,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这一特点构成了王维作品的独特风格,是王维对山水画发展的突出贡献,影响到后来山水画风格的演变。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本文将对王维山水画的意境美进行探索。
关键词: 王维 山水画创作 意境美
一、王维生平
时常想象,像王维一样风清月白的人,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机缘,什么样的时刻,以及什么样的方式,降临在这个拥有芸芸众生的世界。没有谁能记得,那漠漠前尘中的往事,一切都无须选择,或许,早已经有命运代替你做出抉择。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其父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生于武后长安元年(701)。从15岁起,他游学长安数年,并于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释褐太乐丞,但因事获罪,贬济州司仓参军。此时他也还是个稚嫩,清秀,坚持自己信念的学子。后来,从繁华到凄凉,从欢喜到悲伤。曾先后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并在终南山筑辋川别业以隐居。可他也向宰相张九龄献诗以求汲引,官拜右拾遗,又一度赴河西节度使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还曾以侍御史知南选。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乱起,至德元年(756)叛军攻陷长安,他被迫接受伪职。次年两京收复时,他因此被定罪下狱;但旋即得到赦免,不仅官复原职,还逐步升迁,官至尚书右丞。世事多变,王维的仕途坎坷不平,消极的情绪慢慢在他的心底滋生开来,后来便一直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倒也怡然自得,“与道友斐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真的可谓是好不快活啊!王维晚年已无意于仕途荣辱,退朝之后,常焚香独坐,吃斋念佛,因此也变成一个“以禅诵为事”的佛教徒了。他于上元二年 761)卒于辋川别业,年六十一。王维这一生,亦是未曾脱离红尘,可终究同佛理,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在他的字里行间,都可以寻觅而知的一种深缘。
二、王维诗创作
王维很早就开始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受当时北禅宗的思想影响较大,晚年思想又接近于南禅宗。当时,王维正处于在盛唐时期,与当时许多想建功立业为杨名不朽的才士一样,对功名亦充满了热情与向往,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如一首《使至塞上》洋溢着其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以英特豪逸之气融贯于出色的景物描写之中,形成雄浑壮阔的诗境。那无边无际的长河、广国无际的地平线上的落日余霞、大漠孤堡上的浓浓烽烟,透露出诗人走马西来天的豪迈气概。
其实真正奠定王维在唐诗史上大师地位的,是其扦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面,画中有诗”的静迎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如《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洗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清新,宁静且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生机勃勃生长的乐趣。精神升华到了一种空明,寂静,无滞碍的境界,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攀比的纯美诗境。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代表。因心境空明,他对自然的观察极为细致,又很亲切,感受非常敏锐且他对自然山水的洞察力极强。像画家一样,又像生活在山间的精灵,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层次感,如: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
日落昏暗,愈星江湖之白色;潮来铺天,仿佛天地也弥漫潮水之青色。眼前映入了一张极其绚丽的绘画,突如其来的“江水天连色,天涯净野氛”,便隐约让人感受到天地寂寥,景物撩人的欢快气氛。物色与人情水乳交融,又恰如“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大地开阔的自然景象,大地张开了臂膀,星星笑弯了眼,读起来和这一样令人神清气爽,王维的诗更像是一首非同凡响的赞歌,也是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它的美主要有两点来概括“一是色彩的相村,一是色影的相生”。
三、“诗画合意天人合一”
①文章冠世
在这短暂的一世间,没有人不向往诗和远方。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笔下,就藏着世人向往的山水田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考验一个人的境界,最好是人面对绝境之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战国思想家杨朱遇到岔路就涕泪俱下;魏晋名士阮籍在无路之时恸哭而返,我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平凡又不堪没落,在接受命运的考验时,我也是拼了命的努力和奋斗,正如华坪女子高中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王维亦是如此,少年风度翩翩,怎甘心浪里求烟。我有时也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不屑一顾,更何况是这位流传千古的文豪亦是“诗佛”。王维说,人生并不缺乏风景,缺少的是欣赏风景的心情,“行至水穷处”,我们大可停下来“坐看云起时”。他的清丽绝美的诗句也治愈了后世许多人的心。下面我们也走进王维的画中好好品一品这令人谬赞的美学和文学。
②画绝千古
苏东坡于《书摩诂蓝天烟雨图》中对他的诗画艺术有一句经典的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如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也正是体现了王维的画也是千古一绝。“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这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的作品。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在这深林中不曾有人知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将我照亮,我们互相协衣作伴。读到这首诗时,我的脑子里就浮现了一个独自在山林中弹琴,风流倜傥但脸上有着被岁月洗涤的蔼蔼长者,这画面令人心旷神怡,更是在现在这物流纵横的时代里大多数人都所向往的一个极乐净土,乐趣极了。
王维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的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董其昌认为王维“一变勾斫之法”,称王维是“南宗之祖。”中国画出现南北宗,成为文人与工匠画的分水岭。王维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的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他的画理与画的艺术实践,确实是开创一个时代的到来。南宗画渗透在元明清的历史中,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都接受了王维的影响。唐人记载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类似李氏父子,另一类则以破墨法画成,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雪溪图》(今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是一幅表现乡村雪景的小品。画上点缀了几个人物活动气息,虽增添了几许生活气息,但更显示出了大地的宁静。一个佛子着坏色衣,看起来是孤寂冷漠,然其内心的欣然喜乐是常人无法体会的,所以一幅画,一抹景,便是王维的一处灵魂。
四、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这样一个简单的字眼,一个短促的音节,就仿佛是一首缠绵的歌。一个“情”是困住时间多少儿女的心敌。感动是刹那间的事情。可“爱”是我对情的最好剖析。曾几何时,最能扣动我心弦的诗,是那首忧伤安静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写这首诗时,或许,他想起了青葱年少时,隔壁那个笑意嫣然的少女;或许,他思念起了两地相隔,只托明月寄相思的妻子;又或许,他的心头,闪过了某个娇娆华美的身影。谁能有幸,成为他沉溺红尘时的伴侣,这场缘分,终究不为人知。后来“红豆”那个小小殷红的果实,也成了人们寄托相思之意的载体“相思子”。据说,安史之乱后,诗人们大都颠沛流离,流落于江南。在一个月色皎皎,风声潇潇的夜晚,李龟年想起了当年繁华强盛的大唐,回忆起了那些绝美轮换的时光,不禁感慨万千。“诗圣”杜甫在听了李龟年回忆起王维的这首《相思》时,也是思绪不断,诗人之间,本来就有共通之处、知音之情。杜甫听到王维的诗而落泪作诗,亦是因为他们都是柔情之人、多情之人。因此杜甫提笔写下另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或许,这感人的故事中,不仅有乐师高深技巧的力量,然而,不能否认的是《相思》本身的魅力。直至今日人们表达对恋人的相思之情时《相思》也是首选佳作。
这世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诗人王维的一生,将一半的时间都纵游山水,留下了众多经典的诗篇,如沐春风,如听泉鸣。那些文字,或婉转,或绵长,悠悠时光中,抚平了岁月的年轮和沧桑的痕迹。
那句句如画一般的诗,让人回味无穷,连连称赞!
参考文献:〔1〕《中国文学史》(第三版 第二卷)
〔2〕《青春岁月》|2015年第018期|
〔3〕张节末.禅宗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袁行霈.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陶林.王维的禅宗审美观及其山水诗的空灵风格[J] 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