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解读】”不及”主流解释是追不上,激励大家不要放松学习。我觉得”不及”的意思拿今天的话来讲应该是不落地,不应用。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学到的东西如果没有深入体会,身体力行,恐怕还是会忘掉。移动时代让我们每天都身处海量的信息轰炸中,渐渐地很多人就患上了“知识虚饱症”——“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韩寒)”。这是因为“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朱熹)”。去做才能深入体会,才能验证真伪,才不会“失之”。
【实践应用】学如不及的三层理解
一、为什么老是记不住
第一层理解,学如不及,没有及时地将它记住,也就是主流的解释,我们没有追赶上,就会忘掉。追赶什么呢?大家都没有明说。我认为追赶的是我们自身遗忘的速度。
我们记住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在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所以要使用的前提是记住。经常有人问我:“胡老师,我觉得我记性太差了,也看了很多书,就是记不住。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能记住?”其实记不住是正常的,这是人脑的习性,为了减轻大脑的负担,不常使用的信息随着时间推移会渐渐被淡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的实验结果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小时后就剩下不到一半。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只有及时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才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存着较长的时间。
根据这个曲线规律,我们就可以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加强复习。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分别加以复习,就会记得很牢。
及时复习,追赶遗忘的速度,是“学如不及”给我们的第一层启示。
二、知道了为什么不会用
除了及时复习外,记忆还取决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了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实际上我们经常应用的是前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与应用。
我们经常有这个体会,一说就会,一做就忘。就是这个知识点的认知是需要理解的,而如果停留在识记层面,不花功夫就很难将其有效记住,死记硬背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遇到具体情境的时候,并不能唤起相关的知识,那就谈不上应用了。
所以在学习的时候,有些内容需泛读,有些需精读。所谓的泛读就是在知道、识记层面的,精读就要深入到理解层面,自己反复地咀嚼,直到明白其中含义,理解透彻。
“学如不及”给我们的第二层启示,就是我们的学习程度不深,达不到认知的目标,该理解的没有理解。
三、用输出倒逼输入
“学如不及”给我们的第三层启示,是学如不及用,那等于没有用。
我们经常接受的教育是“学以致用”,听得最多的就是,学了就要去用。这就涉及到了上面说的第三层次的目标——应用。应用不仅仅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理解只需动脑,应用还要动手,让人去动手,那就不仅仅是认知了。从认知到行动,中间还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情感,二是意志。也就是我们知道了一个知识,还需要从情感上认同和接受它,还要在意志上承诺去实践它,最后才会发生实际的行动。
换句话说,行动需要意志,需要动机。只要我们想去做,才会发起动作。所以我的经验是“用以致学”,也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
所谓的输出,就是你需要用的,对于我来讲,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作品,比如一篇文字,一个教程。当我需要探究其中的核心知识点时,就需要翻阅和学习大量的相关资料,这就是输入。又比如我们遇到了一个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输出就是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输入就是支撑这个方案的知识点,科学依据。
因为想要输出,想要“用”,所以就有了“学”的动力,就会发生输入。更重要的这种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高效率,不容易忘记,而且通过大量的文献,对比校验,能辨明真伪。同时在此过程中还能得出来很多新的知识,激发新的灵感,就好像是同时有几个大师在给你灌输功力,你负责吸收后融会贯通。这是反过来,用行动解决了意志问题,解决了认同与接受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相关领域的知识。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我们今天争论这句话到底原指何意,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我们今天用了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不管夫子讲的是哪一个层次,对我们来讲,都意义深刻,而且能实实在在地指导我们的学习。这就是《论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