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陈荣光
母亲三姊弟,她是长女,两个弟弟。虽然不读过私塾,但奇怪的是,她的户口本初小文化程度。
她十二岁时,跟着有文化的姑婆生活在一起。母亲记忆力很强,耳闻目睹,懂得了一些字、会治一些小病和人生道理。经常采草药给乡亲们治病,从不收钱,因此在乡俚眼里,是一个德高望重文化人、救星……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一母亲关于“吃”的谚语。
六十年代未期,我稍微懂事。在哪个困窘的年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让我们几哥妹吃饱,吃好,她总是挖空心思调剂生活,因为米少,饭煮得太稀,我们不爱吃,母亲就告诉我们“稀粥烂饭不伤人”,并幽默地说:“吃稀饭要搅,走溜路要跑”,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有时候饭不太纯净,母亲便解释说:“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在我印象中,比如:番薯、黄豆、玉米、土豆等,我们常常当主餐吃,如果抗议,母亲就教训我们,:“吃食粗,长得快。”“吃全杂粮不生病”。有时还差一点饭,“吃饭少几口,活到九十九”的叮咛便自然响起在我们耳边。那时,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一种无奈的解嘲,还是养生的密诀。
那时萝卜,萝卜干,母亲几乎天天吃,挂在她口上的是“吃了萝卜菜,啥病都不生”,萝卜既当菜又当饭,母亲用父亲抓回的淡水鱼和在一起,煮的汤特别香,“吃饭多喝汤,老了不受伤”“吃肉不如喝腥汤”“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关于汤的好处,母亲随口就说一大串。
七十年代末,我外出求学,母亲“吃饭要细嚼慢咽,学习要深钻细研”的教诲伴随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
参加工作后,远在他乡,只要闭上眼睛,脑海中总是时时浮现母亲的笑容,她的“吃菜吃心儿,听话听音儿”“吃饭先尝一尝,做事先想一想”使我成熟;她的“吃人口短,拿人手短”教我正直;她的“吃豆腐,报肉帐”使我警醒;她的“吃饭要让,干活要抢”催我进取。遇到挫折,只要想起母亲的“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歹”“吃过黄莲不知苦,事不经过不知难”我便豁达。母亲还告诫我“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天天待客不见穷,日日做贼不见富”的话语,如和煦的春风在我心头悄然泛起……
岁月匆匆,吃着母亲的谚语长大、成家、立业。她也许不会想到,曾经说过的那些谚语,子女们终生受益。
母亲百草园小草药不救多人生命,治愈千千万万人啊!(陈荣光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