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最后一天。
上午十点去上课。讲文言文虚词六个。效果大约不是很好。虚词最好是有例句,不要讲太多虚的东西。尽量简化。
中午在长风景畔吃面。
晚看电视,浙江卫视联合喜马拉雅做思想跨年,请了吴晓波来讲,讲年轻人的机会,互联网最大的群体是年轻人。互联网背后的消费者也是年轻人。这一代和之前的人最大的不同是消费习惯。现在年轻人大部分是美国式的提前消费。花尽所有钱,乃至明天的钱。
在吴看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会,1918,1948,1978,1998,2008,每个时代他都举了个例。但事实上,对于普通人而言,机会是越来越少了,资本集中,资源集中,阶层已经固化。看看现在的高校竞争和高校教师的情况便可见一斑。
年年稀里糊涂,以后每年年底做一个计划吧。年底看看清单,完成多少。
从大的方向来看,无论高校、出版还是新的知识付费企业。我这辈子和文化离不开了。那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文化人,自己并没有明锡的想法。
今年而言,最大的事情是考过了出版中级。最意外的是老朋友国庆前来看我。最大的心愿是父母来上海转了一圈,然而最遗憾的也是他们,没好好玩一下。
工作上,三大遗憾: 没出本好书,自己的书没出来,工作上拖的习惯没改变。
2018年
一、学问和学界是不能丢开的。为了之后,最好在台湾出博士论文。出一本上海方面的书。写十篇出版或者文化产业方面的小文章。一篇出版方面论文,鲁迅与生活书店。《读书》发稿一篇。
二、读经典,小说两天一部,自我教育。先从小说读起。一周一部知识著作。
三、翟永明的书要获奖。销量上两万。叶祝弟和林庆彰书最好拿下。
三、认识上海及其他地方的年轻学者100位,在上海的文化机构建立联系。以此为主扩大交际圈。
四、每月给爸妈三百。每月房贷四千之外,另外要有三千,脱贫。
五、寻找博后的可能性。饮食书写可以写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