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推理侦探小说的人大多看过《无人生还》,这部小说首创孤岛模式,集恐怖童谣,封闭空间等悬疑元素为一体。在《明星大侦探》第六季中,首个案子就借鉴了童谣、封闭的空间等因素,塑造了一场精彩的悬疑推理剧。
在侦探小说中有许多流派,如:本格派(以推理解谜为导向)、变格派(以诡异气氛或异常心理,异想天开的想象等)、社会派(反应社会问题,社会写实,如隐秘的真相)、法庭派、冷酷派(硬汉形象)等,这些流派里再进行细分。
《无人生还》则属于本格派类型。
这样的类型的小说作者其实已经将线索埋在了前文,等知道真相后,你会觉得愉悦且满足。
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情绪、重点一直放在凶手是谁,凶手的做作案手法是什么,最后看完结局,就会觉得整部小说的逻辑通顺,凶手身份安排合理。
而一部经典的作品自然离不开对人性深刻尖锐的刻画。冷静的法官,尖酸刻薄的老姑娘,虚伪的大夫,贪婪自私的前警探……尤其是最后凶手的自白,更是揭露了人性的善恶与矛盾。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尤其是在后来,人们来到岛上调查这个案件时的对话,这些人是“清白”的,那些曾经犯下的罪案在法律范围内是无法被审判的。那么,当丑怪藏在崇高背后,正义如何伸张?这些是否是法律上的漏洞?
在凶手的自白中,我们可以看出,私自审判的动机来自于凶手的私心而并非全然出于正义,所以直到最后,你会觉得凶手的死亡也并不无辜,这样的矛盾与冲突或许也是作者表达不赞同的一种方式吧,同时也是作者对司法制度完善的期盼。
虽然最后的作案手法有些过于理想化,但谁知道呢?毕竟,在那样孤立无援,求助无门、且随时面对生命危险的环境下,恐惧会让人丧失理性,困境会让人丧失人性。
至于最后女教师的选择是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还是散失所爱的绝望亦或是因为在强压下的神经失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