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
Meditation冥想,Med在英文中是“中间”的意思,比如Middle。这个词源来自于巴利文vipassana,意思是“为观察某事而深入其中”。
冥想,心性锻炼法,在 瑜伽里经常使用的,在佛教道教中则称为打坐,在佛教也可称为坐禅。大致可分为两种作法,一为将注意力集中一处不动,例如集中于身上脉轮、咒语或身前的烛火等等。二为心里观想特定图案景象维持不动,如复杂的曼陀罗图案,有次序的颜色景象变换以及上师神明图案等等。
“坐享”这个词是李笑来刻意造的中文词汇。简单来说技术静坐,静静的坐着,观察自己的呼吸,什么都不做。
尽管简单,但也相当神奇。虽然神奇,却又非常简单。
冥想的科学性
冥想一次带有太多神秘色彩
“冥想”时,他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闷热的印度,一个瘦骨嶙峋的修行者连续数小时坐在瑜伽垫上;在深山野洞里,一个佛教僧侣整天沉默不语,只靠豆子和米饭度日。就像听到“宗旨”时那样,很多人听到“正念”“冥想”时,会立刻不予理睬。
下面是冥想的科学解释。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那篇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定义: 冥想是一个熟悉自身精神活动,通过心智训练带来长期的认知和情绪改变的过程。 **
冥想从科学角度而言就是大脑的健身操,不同冥想,产生不同效果。如同肌肉训练,耐力训练。
- “专注冥想”——培养专注力;
- “慈悲冥想”——产生同理心;
- “正念冥想”——消除情绪困扰。
冥想之所以神秘被误解,因为冥想来源于宗教,自带神秘色彩,冥想的同义词打坐修禅,让人敬而远之。
对于正常人而言冥想就是一套健身操,正常人只要没有精神方面疾病都可以练习(冥想中看到各种神秘或者恐怖事情那真的是大脑异于常人或者本身有强烈的信仰了。有信仰的冥想那就不是单纯的冥想,正常人也不用考虑)
冥想的好处
1.冥想让你更聪明
专注、记忆和学习是需要神经细胞高度配合才能完成的复杂动作,冥想则是这些动作的训练。比如在“专注冥想”里,需要你持续地专注自己的呼吸;在“正念冥想”中,则需要你不断把注意力在身体不同部位转移——这和狙击手注视目标、小孩子视觉追踪卡一样,都是特别好的专注力训练。
冥想能显著提高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大脑血流量增加,这让你变得更加聪明。中午的时候做20分钟冥想,相当于2小时的睡眠效果。
2.冥想让你很平和
所有的冥想中,都有“放空”、“静心”的需求——如果走神了或有情绪,不要自责,只需要看着他,情绪就会慢慢消失。网络用语“神马都是浮云”其实是个禅修术语——情绪来了,就当情绪是蓝天里的一朵浮云,逐渐飘散。
落到生理层面,能检测到冥想让你的前额叶到杏仁核的神经连结加强了。前额叶是大脑的指挥部,而杏仁核主要与人的负面情绪有关,说明你对于情绪的掌控能力加强了。
3.冥想可以让你更快乐
冥想会增加左前额叶的活动性,减少右前额叶的活动性。右侧前额叶代表负面情绪,左侧代表快乐情绪。抑郁症的人右侧前额叶发达,冥想的人会有更多快乐体验。禅修里面叫做禅悦,积极心理学叫做积极情绪。
如何冥想
很简单
- 找个安静的地方
- 开始计时可以放轻柔音乐
- 用你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坐好(最好脊背挺直)
- 闭上眼睛,开始深呼吸
- 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
- 一旦发现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地方,就要刻意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
- 持续深呼吸……
核心:舒服坐好(躺着也可),专注于呼吸。
冥想核心就是专注于呼吸,放松大脑,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