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开陈旧的网页,落灰的文集,简书好像是我的避难所。每次迷茫、痛苦,又因为迷茫痛苦而自责的时候,我都会来这里,逃避逃避,找找自己。到底哪个是真的我?
那个拼了命要进入大厂励志在大城市打工挣钱的是我,那个励志挣大钱让周围人都好起来的是我,那个一旦停下来就怀疑这一切的也是我。那个为了爱情充满力量对未来无限期望的是我,那个直面当下面对未来恐婚恐育的也是我。那个为了工作加班拼命的是我,那个因为工作怀疑自己能力与欲望的也是我。我就是这样一个坚强而懦弱的人,我坚强地追求,懦弱地面对;我是一个满怀期望而害怕失望的人,我内心戏十足对伴侣对无数种挑战与新奇充满期望,我又不敢表达表露不敢走近一步,特别害怕他们跟我期望的差距太大。我是一个拧巴的人,有欲望从不正视,有害怕假装淡定,有紧张假装不在乎。我该怎么办?我这样的人很容易把自己关在虚无的牢笼里无法挣脱,我这样的人常常逃避现实寻求幻境,我甚至害怕,我怕我把自己深陷泥潭无法自拔难以拯救。
都说人要构建自己强大的精神内核,在步入社会的这四年,我一直在重塑自己的认知,打破,重建,再打破。我好不容易觉得自己可以情绪平稳地面对一些事情,却又发掘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我还没有想好,我依旧受着外界的冲击,我难以辨别这些对错真假。我越想弄明白这个社会为什么是这样,这些现象为什么是这样,我越想弄明白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我就越迷茫。但是我似乎享受,享受这种不确定,享受迷宫式的探寻,这是对我意志的考验,我相信自己能在重重迷雾中依然看得清自己的道路,在破解重重密码后依然坚持最初的信念。
有些人从来没有考虑过活着的问题,有些人生来就已经“不惑“,而我越活越觉得困惑,快30岁的年纪,我仿佛像一只刚刚破壳的小鸡,好奇迷茫地观察这世界。是的,前30年我都在干什么,我在赶路,但从来没有看过路,我在种地,但从来没品尝过粮食的好坏;现在的我寻求觉醒,是否太晚或者太过矫情,我不知道。我也讨厌自己,思绪漫天,论点频发,却无处谈论,偶尔蹩脚的一些想法会让人觉得荒诞。
对抗焦虑,对抗虚无,最近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新的词汇。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工作会迷茫,结婚会迷茫,孤独会虚无,热闹会空洞,守候着自己心灵的净土,但那块净土时常荒芜,杂草从生。那块净土,让我不敢靠近现实,也让我无法活在现实里。罗翔老师说:爱具体的人,做具体的事,不要陷入虚无主义。是啊,人生苦短,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个体,我们就是那忙碌的蚂蚁,活在具体的事里面,因为欲望喜怒哀乐,难不成要在上帝视角审视这一切愚昧的行为吗?
活在当下,做具体的事,享具体的乐,激发起欲望,是的,我年纪轻轻没有欲望该怎么破?无知但有追求,忙碌但不忘求惑,半懵懂半醒悟地耕耘吧,种得金钱滋养肉体,种得醒悟抚慰灵魂,以新的愚昧对抗旧的愚昧,以短暂的聪敏对抗长期的无知,以真实的痛苦对抗虚无的快乐,人,生而愚昧,人,在愚昧中获得聪敏,在痛苦中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