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的作用主要是觉知。做到花了多少钱,心中有数。而这个有数,就是与财富亲密的第一步。
经过不完全统计,80%的人的人生第一桶金是通过储蓄得来的,而不是创业或者其他。当然我并不否认其他方式的合理性,但我就是隐形贫困人口,就是平凡地不能更平凡的普通人呀。今天,我记账的第40天,给大家分享一点小感悟。
理财第一性原理:复利=本金x(1+利率)n次方。有三个要素,本金的积累、利率的提升、时间的积累。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步:觉知
我有一个Excel表格,上面从日期到名称、金额,记录了我在在线教育方面的所有支出,最近没有更新了。大概支出金额在1万元左右,其实不多。但有一个惊人的事实是,我发现我居然没有特别大的企图心想要把这一万块钱赚回来!!!难道这不是一种对赚钱“未觉知”的状态吗?
另外,我一直没有记账的习惯。我有一个手账本,其实是记了三年的每日待办事项,手账本中有一个版块是,记账的,以前我却从未使用过。一般来说,我用手账本记录我在工作中的任务、日常事项,还有一些阅读清单、观影清单甚至还有火车票记录、旅行记录、打卡清单等等,我记录各种琐碎的事情,单单没有记账,以至于我一度很讨厌手账本的设计——居然不能去掉记账的版块。
最近才逐渐了解到,之所以不想记账,除了嫌麻烦之外,还有一种“补偿心理”。小时候,我的父母对我用钱这部分的苛责最多,但是他们在责怪之后也还是会打钱给我。从我上高一之后,基本上就是父母每月打钱给我,花多花少全没有数目。但是他们会比较,将我与别的孩子比较,一再指责我乱花钱。现在我长大了,但在花钱这件事上,往往不能跟自己达成和解。间歇性买买买,间歇性苦行僧。
我认可的真正的幸福人生是一种“逐渐掌控”的人生,而不是买买买的人生。
第二步:记账
今年三月底四月初,我开始记账。契机是厦门旅游,并不是主动想要记账,而是当页的手账太空了,导致我不得不写一点什么东西上去,后面我就想,那就写下花费呗。
(配图)
记了几天,我发现记账并没有那么麻烦。记账方式,手写,用的手账本。旅游当天记下日程以及三餐、交通的费用,每天简单加和即可。因为付钱的时候一般用的是支付宝和微信,所以记账的难度并不大。记录下整个旅行的花销,一共是2200元。我记得那天记完账之后,我的心情很好。因为我花的不多,并不是爸妈口中的“乱花钱”的孩子。
自此,我就开始了半个月的记账旅程。
后来又换了APP记录,由于记录的是支出明细,我习惯用微记账APP来记录。当时还在朋友圈安利过。截图在下面。再后面,我也研究了其他类型的记账APP,发现各有优势,但是也不想重新在换一个APP了,所以一直用的微记账。
再后来,我邀请老公跟我一起记账,每天彼此提醒,记下每一笔花销,顺便也了解了对方的踪迹。看到新闻中,也有父母用这个功能邀请孩子一起记账,监督压岁钱的支出情况,这种消费引导相比于强制没收孩子压岁钱好多啦!
第三步:反馈、优化
在不做财务预算以及消费限制的情况下,我在整个四月份坚持每天记账。大约在四月末的时候,我做了一次账单盘点,发现在4月,我和老公两个人的消费超过了10000元。我们俩并没有孩子,也没有大件支出,甚至这个月看电影都比较少,所以账单情况让我觉得很意外。
究其原因,发现大额的支出主要在:
房租:2300元
购物:1600元
旅游:2000元
请客:1000元
算完之后,我对自己没有苛责了。其实还好,比较正常吧。记账这件事,让我不需要对自己如此苛责,就算花了多了,也知道去向。这就是掌控感。
刚刚在知乎上刷到一篇回答,一个题主说他的妈妈记下了题主整个大学的消费情况,本科+读研一共是30万。我觉得这件事真的很酷。
写完这篇,我觉得微记账不给我稿费真的说不过去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