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探讨最多的就是林生斌了,这个巨型反转新闻实在有点难以消化。主人公林生斌从人人同情的受害者,演变成网友嘴下的人间恶魔。被网友口诛笔伐的,不仅是道德层面的所作所为比如婚内是否出轨,赔偿金是否与亡妻家人妥善处理等,亦或是否为整个悲剧的始作俑者,而是从头至尾的人设渲染。个人认为,这件事之所以在网络上引起如此轩然大波,经济利益是绝对驱动力,各路媒体,各种平台及网民都有部分助推因素。
素人朋友,通过悲剧出圈,一面打造专情好男人的人设,一面博得更多网民同情,一次又一次地在微博平台更新动态,获取流量,也许这背后有外部资本的介入,否则,林生斌自己不可能就这一件事设计如此圆满,视频,图片,文字,整合且统一 。要知道,网红都是有团队的。媒体需要新闻素材,而素材来自于人民,来自于社会实践。当初各大新闻媒体几乎都报道了该事件,由此来看,各媒体需要好好进行反思,是否认真对事实进行核查,媒体记者是否真正客观报道 。
除此之外,网友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变。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麦克风,麦克风也需要恰当使用,人云亦云,跟风表达,势必会对舆论场造成一定影响,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下,一部分人占据理论高地,一部分人渐渐淡出,真相缺慢慢的不尽而知。现在的时代,已经进入了后真相时代,更有学者明确的表示,互联网时代就是后真相的温床,后真相时代,谎话、流言绯闻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就是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现实,即为一条信息做深度调查的人越来越少,而评论、解构的人越来越多。正如白岩松所说,如今新闻界的一大隐忧是“炒菜的人越来越多,而种地产好粮食的却在减少”。
如果有心的人通过一些细小的线索仔细拼凑,可能真相会来的更早一些。作为网民,对于吃瓜摆态度也要谨慎,提高辩识能力,自我赋权的同时提高媒介素养是很有必要的。
再来谈谈林生斌,无论是否整起案件的主导者,在为人这方面,已经被公众宣判了,道德与伦理的丧失,还企图开始美好的新生活,不配为人。他积极的表演,伪装背后,定是一些不为人知的丑恶心态。肆意占用公共资源,愚弄大众,毫无底线可言。
有时候,善与恶就在扭曲的一瞬。愿你我此生遇良人,结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