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丫,离童年远了,离老年还有一段距离。
或许,童年,必须隔着距离看,它让我有些许留恋,泪水矫情的在眼眶里打转。
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根电线杆,一所年久失修的小学校舍,一条弯弯曲曲通往娘家的路径 ,都让我感慨万千 ,浮想联翩。
回望童年,老家的天很蓝,老家的河真多,老家的“烫干丝”非常美味,老家过年待客的“江米条”又脆又酥,老家凝脂一般的云片糕又软又糯。
昨天,我突然想起老家的“惯宝宝”才能吃得脆里带着韧劲,一层层 ,一片片,外表裹着芝麻的“兴化烧饼”,有咸甜两种滋味,哇,好馋啊,挡不住图片的诱惑,在某宝下单买了十五个。
记得孩子爸第一次到我家,就对咱家乡的吃食赞不绝口 ,豆腐,因为那里水甜的缘故 ,我们那里的“豆腐烧芋头”,那真是让人食指大动,胃口大开啊!
还有第一次新女婿上门,俺老爸大方过了头,早上买了半淘米箩的烧饼,中午两只三黄鸡,整整烧了一大铁锅,辣椒塞肉、芋头烧豆腐、红烧猪蹄、白斩鸡、盐水鸭、蒜头烧泥鳅、凉拌豆腐,每一样起码两大碗,那待客的“豪迈”,把孩子爸吓得不轻(这家有多么希望丫头嫁出去啊!哈哈!)如今他还念叨俺老爸那非同一般的热情和诚挚的性情。
老家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焦屑”,它是菜籽收好,红红的麦子归仓,稻秧在汪汪的水田里一行行插好,最后一把秧,老家称为“关秧门”,杜鹃鸟在上空鸣叫,一声又一声。
整个五月,老家人忙得不轻,老家有“六月六,吃口焦屑养块肉”的童谣。
焦屑,让孩子眼馋的地方就是它的香气扑鼻,记得我在扬州六中复读的时候,晚自习到宿舍,饥肠辘辘,我拿出书桌抽屉里那一大包布袋焦屑,一汤匙白糖,几大勺焦屑 ,热水一冲 ,吃得津津有味。
那些练舞蹈和拉小提琴的姑娘们闻了那香味,一个个垂涎欲滴(那时候还是培训班,美术生和音乐生混住),她们老家是南通海门的,从来没见过这香的不讲理的零食,于是,和我商议,她们用自己的“南方黑芝麻糊”和我换焦屑吃,可否?
啊,我说,俺自家做得焦屑又不值钱,要吃,尽管来挖好了,想想真有趣,我觉得南方黑芝麻糊是高档食品,老家的焦屑土的掉渣,我都羞于让别人来吃,想不到老家的“方便面”完胜那时候刚出来的“南方黑芝麻糊”。
后来每一次放假回来,我都“哼哧哼哧”带很大一布袋焦屑,她们激动的把我亲了又亲,抱了又抱,学艺术的人总是这么感性又热情,单纯的可爱,爱美的夸张,热情的她们每次进宿舍,嘴里都愉悦地哼着歌,柳叶,美丹,都是那时候我很喜欢的小妮子。
从来也没问过妈妈怎么做焦屑的?我印象中,应该不是白面“批”的(文火慢慢炒),应该是小麦直接炒熟,然后她再背到村北那磨坊碾碎,去掉麦麸,妈妈一个人忙活六亩田,成天忙得焦头烂额,能够答应我的要求,去做焦屑给我带学校,也是很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在记忆长河中,我七八岁,有一次跟妈妈和她的闺蜜去街上闲逛,走到一家热气腾腾的包子店,我嚷着要买包子吃,妈妈思考了许久,给我买了三个,我吃不够,她又买了三个,也就是说,俺一口气吃了六个肉包(一年也不见一点荤),那是我印象当中最好吃的肉包,香气四溢,永远留在我温馨的记忆画面中……
老家还有一种激情浪漫的风俗是“十六夜,舞火把”。
正月十五,咱们这边的人并不正经闹元宵,十六夜,等不及日头下去,我们这些小伙伴们就在自家稻草堆旁忙活开了,一根长长的竹竿一头绕了厚厚几圈稻草,黑黑的夜,扛着自己扎的火把冲向田间地头。
到了荒郊野外,大家一齐点燃自己手中的火把,一望无垠的田野里,我们疯狂的奔跑着,挥舞着,叫喊着,狂欢着,远远看去,荒野里,火光一片,甚是壮观。
我们像土匪似的,点燃半人高的荒草,喜欢听那茅草一大片燃烧起来“滋滋滋”声音,这时候,家人是允许我们纵火的,说什么,舞火把可以驱虫,荒草今年烧了,来年长的更旺。舞火把舞火把,来年庄稼更丰收。
舞火把累了一身汗,嗓子都喊嘶哑了,中国乡下孩子的“狂欢节”啊。
深夜疲惫不堪回家,老爸又举行另外一场“跨火把”仪式。
他抱来一推稻草放到小巷里,火柴划燃,他第一个跨过,接着老妈,接着外公 ,接着大姐,我和小妹都是最后腾空一跃 ,笑嘻嘻跨过。
小时候,跨火把也让我害怕,生怕火舌卷到俺的裤子,年年跨火把,也没发生过我担心的事,以后胆子大了,一次不过瘾,又重复数次,爸爸说:跨火把,一年的霉运可以跨掉。对此,小小的我深信不疑,爸爸是一个很乐观也很重视生活仪式感的人,这也是他如今78岁,身体还非常硬朗的缘故吧。
回望童年,我这个感性,又非常天真,人过中年,仍旧超级喜欢日本宫崎骏漫画和电影的二丫就是在这样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一天天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