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船长 (日更第70天)
21:23
“创作你的创作” ——简书
简书上面的这句广告语让人印象深刻,为什么呢?
首先,突显了简书的定位——创作。为什么不是写作?简书上面,除了写文字的作者,还有绘画、摄影等其他创作者,所以用“创作”这个词涵盖更广些。其次,“创作”这个词,在这句话中重复了两次。重复是记忆的关键,是进入潜意识的关键。既阐明了简书APP的定位,又能占有消费者的心智记忆,这句广告语还是蛮不错的。
写作也是一种创作。
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写作?
写作 = 写 + 作。
写与作是有区别的?
理论上说,写,每一个人都可以写,人人都可以写,只要认识字,懂说话,都可以写。但是作,是创作,是一种创新行为,并不一定人人能创作,并创作得漂亮、有意义、让人啧啧称奇,那就更具有挑战性。所以“写”与“作”的区别就在这里:
1、写。即是书写。凡是认字的、会写字的人,都会写。
2、作。即是创作。创作是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
大多数人认为写作,都是作家的行为。觉得自己不可能写作。其实这个想法是在局限自己。创新能力,人人皆具备。因为创新并不是让我们去发现一件本来不存在的事情。创新只是事物之间的一种重新的组合或连接,从而诞生出新的思想观念或者点子。
例如禅修,与写作,原来是毫无联系的两件事。但是你有一天,突然把它们组合一起,想到了一个词,叫做“写作禅”,或者简称之为“禅写”,于是乎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
或者跑步,禅修,也是两件完全没有联系的事情,但是你把两者一组合,就成了“跑步禅”,或者简称之为“禅跑”,于是就成了一种和传统跑步方法完全不一样的,具有新意的跑步法。
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比喻。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也是一样。一个观点A,是很常见观点,毫无新意而言。另一个观点B,也是熟悉的观点。但是AB组合一起,诞生了一个新的观念,而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这就是思想上面的创新了。
我们看《西游记》,小时候为什么看得很过瘾?西游记里面的所有角色,除了唐僧,其它大都是“人”+“动物”或者人+“实物”而变成的。例如“人”+“猪”=“猪八戒”。“人”+”猴子”=“孙悟空”。“人”+“马”=白龙马。“人”+“狐狸”=“狐狸精”。还有其它神话里面,”人“+”乌龟“=”龟仙人“。”人“+”鸡“=”鸡精“。“人”+“花”=“花仙子”。在中国的一些图腾里面,包括龙,凤,麒麟,貔貅等,它们的形象,都是不同现实动物的不同部分加在一起的组合。其实学会这个公式,你也可以创造很多“妖怪、精灵、神”出来。西方的神话,或者电影里面幻想故事的角色,也是用这个方法创作出来的,例如“人”+“汽车”=“汽车人”(变形金刚了)…“人”+"雷电”=“雷神”,“人”+“蜘蛛”=“蜘蛛侠”....等等。
所以创作。是从概念创作,到观点创作,到人物形象创作,再到故事创作等展开来的。而“X”+”Y”=”XY”,则是万能创作公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上手。对于新手而言,也并非是一件难事。在创作方面,有一个认识科学上面的概念,叫做“远距联想力”,也就是说,当你在训练自己,常常进行“远距”联想的时候,你的创新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在你大脑中,把风马牛不及的两个事物放在一起组合想象,就是一种远距联想,西游记里面就有大量的这样联想。庄子的寓意里面,也更有丰富的远距联想。凡是优秀的作者,一般都具备这种能力。
写作方面的实际应用,我个人认为“卡片创作”法,是最容易产生新的创意的,也是一种个人认为最值得推荐使用的方法。世界上很多出名的作家,都会用卡片创作方法。
例如纳博科夫,在BBC采访中就透露他的创作秘诀:
BBC:您怎样进行写作?您的创作方法是什么?
纳博科夫:我现在发现索引卡片真的是进行写作的绝佳纸张,我并不从开头写起,一章接一章地写到结尾。我只是对画面上的空白进行填充,完成我脑海中相当清晰的拼图玩具,这儿取出一块,那儿取出一块,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再拼出 —— 我不知道,也许是喝得醉醺醺的猎手。
认知科学家阳志平认为,用卡片创作的方法,有三个好处:
首先,用卡片来组织阅读心得,能帮助作家们更好地记忆;
其次,用卡片来写作,能够帮助作家们提升创意密度;
最后,基于卡片修改文章,能够改善作家们的远距联想能力。
卡片创作是用在从阅读,到写作,再到修改这个阶段的,这是创作的完整流程。所以拆分为:卡片阅读、卡片写作、卡片修改。
卡片阅读的好处就是帮助作家更好地理解内容,以及存储相关记忆,也方便随时的索引。制作阅读卡片的时候,一般都会注明日期、标题、关键词、出处和内容等重要信息,还有进行编号、分类存储等细致的工作。
卡片写作,正如纳博科夫所言,可以是一种非线性的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更具灵活度,可以从任何一张卡片开始写起, 形成相互联系的关系,最终串联成文。所谓提升创意密度,是因为写一张卡片比写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轻松得多了,对于大脑而言没有任何负担,因此可以更加专注地把当前这一张卡片发挥到极致。
就像钱钟书的《围城》一样,你会发现是妙语连篇,让人应接不暇的感觉。钱钟书也同样是卡片创作的高手。杨绛就曾写道: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做笔记很费时间。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钱钟书手稿序》(2001)
如果说卡片阅读,可以提升记忆的密度,那么卡片创作则可以提升创意的密度。这个是非常值得尝试的。我自己一开始尝试写作的时候,就大量使用了卡片写作的方法,不过当时没有去借鉴别人的方法,自己想出了一个“九宫格”卡片写作的方式,后来再在九宫格的外围,再增加了一层,就变成了“24张卡片”,我自己称之为“24张卡片写作法”。
我一直使用了很长时间,都是这个写作方法,当时只是感觉非常好用,会诞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新点子、新想法。后来仔细拜读了阳志平的认知科学相关的知识才知道,这和大脑的特性有关,采用卡片创作,不仅为大脑减负,而且也会产生远距联想力,而远距联想力是创造的重要方法。这里在普及一下“远距离想象理论”:
Mednick(1 962)提出远距离联想理论(Theory of associative creativity)。Mednick认为创造性是将不同事物、概念或元素进行联想,并重新整合的过程。
- Mednick(1962)提出的创造性理论是基于概念的朕想层次。
- 概念的朕想层次表示个体如何存储概念间联系的模式。
- 心理元素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
举例说明。在字词朕想测验中,如果刺激词是“桌子",那么最有可能的反 应是“椅子",以“食物"反应的可能性要小些,而以“飞机” 反应的 可能性更小。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作者,他的思维模式,经常能从“桌子”联想到“飞机”,那么他很大可能就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作家。例如我们都熟悉的诗人李白,我们都会为他的远距联想能力啧啧称赞: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普通人看到瀑布,绝对不会联想到银河,也不会想着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去换酒钱,而李白的诗句中,到处都有这种远距联想,可谓妙笔生花!
除了写诗,其它例如散文、叙事文、日记、故事、小说、论文...任何一种文体,其实都可以用卡片创作法,使用远距离联想创造理论,这样才可更好地“创作你的创作”。
你说呢?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给您带来启发和帮助!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