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婚姻观,父母,子女
婚姻,一谈到婚姻,也都听过一句话叫:自古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把旧时代的观念所抛弃,慢慢取代的是看似婚姻自由的表象。
这里我先举几个例子,也都是我身边朋友的事。
一个是,我那朋友和她男朋友谈了好几年了,结果女方的父母死活不同意这个男生,整天念叨着要我朋友和她男朋友分手,身边的亲戚也都是帮劝赶快和那男的分手,迫于压力,最后还是分手了,但是,父母为了不让她和她那男朋友再有联系,立马让她相亲,就是现在她的老公,结果,没过两个星期,双方家长就把新的亲事给定了,尽管她一直死活都不同意;但最后出于父母以及她舅舅的逼迫,最后两人还是结婚了。现在小孩5岁,但是一直不满意自己的婚姻。
还有就是她的一个女性朋友,毕业于扬州大学,长相以及家庭条件也都非常好,结果,经过亲戚的介绍,父母直接拍板决定了这门亲事,于是在女方还不知道男方家庭条件的情况下,嫁给了一个家庭条件很差的男方,尽管这样,在他们小家庭的努力下,也准备在城市买一套南北通透的房子,但手里缺几万块钱,于是,她向父母借钱,说先让他们帮忙垫上,回头还给他们,结果是她父母并没有借,可他弟弟,还在学校的时候谈了一门亲事,已经定下来了,结果不知因为什么他弟弟不同意了,于是,为了解决此事,给了女方几十万赔偿金。还说,就当是打水漂了~
当然,这两个只是个例,里面存在居多的偶然性和特殊性,但从这两个例子里面,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现在很多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决断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的,基本是依据自己的经验和自己对婚姻的认识。
于是,也就衍生出另两个问题——
父母的婚姻观是否真的适合我们?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拥有比较正确的婚姻观?
在讨论上面两问题之前,先来看看何为婚姻观
百度百科解释:
婚姻观,简单说,就是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和态度。
我们暂先不讨论婚姻观里面具体的内容,我们单单从时代的发展来看,一个观念的发展与演变是跟随外界环境演变而来的,而判断某个观念的正确与否也都是站在当代来进行判断的。 因此,我可以粗略的得到一个结论,父母的婚姻观在父母的那个时代,或许是正确的,合理的,但是放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话,其合理性就纯在疑虑了!
再讲,第二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拥有比较正确的婚姻观,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任何绝对的说某件事的时候,必定也都是不科学的。这也很容易分析,众多的父母中,真正婚姻幸福的,并不会占到100%。反之,可能你经常会发现身边的同学,朋友,同事;父母是离异的,或者父母的婚姻幸福指数很低,又或者他们的父母很强势等等情况。而这些家庭父母的婚姻观念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够成为其子女的判断标准。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类父母的比率不占少数。这点我们可以从快接近一半的的离婚率可以看出,因此以上的这类父母可能占到了整个群体的大半以上。可想而知,如此的父母强行干涉而得来的子女的婚姻,有多少是幸福的呢!纵观身边如数例证,不难发现子女的婚姻出现问题很大一部分可能是那些父母婚姻关系就有问题的家庭。这个现象用心理学上名词叫:原生家庭的影响。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对于婚姻,婚姻幸福的父母提出的建议,我们可以作为参考;而对婚姻本身存疑的父母提出的建议,要秉着批判的态度去看待,因为这些父母往往会结合自身情况的特殊性,给出的建议会比较极端。
针对此现象,作为父母对子女婚姻干涉的同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
不要一味的仅凭自身所了解的情况作为判断依据,时代变了,观念也可能和以往不同了,你们要做的是做足调查研究之后,给出一些建议
以上是我们站在父母这方面的考虑,那作为当事人的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
婚姻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第一次,而真正步入婚姻殿堂的双方往往并非是真正做好准备,而是迫于各种外界原因,比较常见的是:父母的压力,未婚先孕和自身的年龄。
并不是说,这些外界环境就不该考虑,而是我们在已经步入或者即将步入婚姻的时候,我们是否对婚姻已经了解清楚;兵法经常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婚姻也是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事先多方了解,知道婚姻是什么,意味着什么?要不要孩子,孩子意味着什么?等等。
应该说,只要是要面对婚姻问题的,都应该已经是成年人了,成年人就要用成年人的思维来行动。而不是在面对一个自己从来没有面对的事情,一头就扎进去,事先也不做任何调查学习研究。那不是成人思维,而是小孩子思维。
一段幸福的婚姻,很不容易,相反,想要一段失败的婚姻却是很容易,这篇文章讲的就是尽可能的从婚姻的前期控制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