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有一部电影《蛤蟆的油》,说的是日本民间传说里有一种奇丑无比的多脚蛤蟆,当地人把它抓回家放在镜子面前,然后它看到自己如此怪异,就马上吓出一身油。但这种油极其珍贵,是治疗疾病的良药。”
在朋友圈看到这段话,我差点笑死。
人为什么总是喜欢从自己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相信当你问一只公蛤蟆世界上什么最美,它的回答永远是“母蛤蟆”。多脚蛤蟆长在它们多脚蛤蟆的地盘里,天天见的都是多脚蛤蟆,他们怎么可能和人类的审美一致?说不定一照镜子,那出的油都是它们感动的泪:“我操原来我是全族中最帅的。”
有很多朋友跟我倾诉聊天,基本全部是从“我”出发。她们虽然有软弱的一面,但是其自以为是仍然是刚烈有力的——“我是受害者”,“这个世界怎么怎么加害于我”,“我是无辜的,错的都是别人”,“我该怎么办”。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人的成长必须经历一场“弑父”的过程。就是你在成长中接受的理念和这个社会相冲突时,我们必须做出调整,放下执念。
我就是经历了艰难的“弑父”过程,努力从原生家庭带来的已经不合时宜的教育中脱离出来,才有了今天自由、放荡、沧海一声笑的我。
走出“我执”,要从先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开始,要从去看看世界以及多读历史开始。文明的进化,婚姻制度的各自不同,“道德”这个词在每个朝代的意义,等等。看得多了,视野才会宽阔,不再拘泥于从自我出发。
自由是什么,是你不再只从自己的角度强调事物的面貌,是你深刻地认识事物,对人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是你不再轻易下定义,是你不再只要求别人来理解和认可你,你接受每一件事物的规律,你甚至试图去理解一只蛤蟆,渐渐地,你便会走入开阔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