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9《一个医生的自白:走在生命与死亡的十字路口》

【摘抄】

1、在身体健康时,死亡还是很遥远的事,你总是相当简单地心怀幻想,认为有一天自己会非常有尊严地死去。如果我寿终正寝,而不是突然死于中风、心脏病或是被自行车撞飞,那么我可能无法预测,生命结束时我将有何感受。生命的终结可能恰恰是沮丧痛苦,毫无尊严可言的。作为一名医生,我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如果我拼命地想要抓住余生那可怜的时间,我也完全不会感到吃惊。因为虽然在有些国家,医助自杀(由医生建议或协助的自杀)是合法的,但很明显,很多患了绝症的人会在最初阶段对快速结束生命表现出兴趣,不过在临终之时,他们大都会放弃这一想法。或许,他们需要的仅仅只是安慰:如果最后的结果非常糟糕,他们可以迅速地放下自我,祥和平静地度过余下的人生。而且,这种态度的转变也有可能是另一个因素造成的,当死亡临近时,他们仍觉得自己有活下去的希望。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认知失调”,即心怀两种完全矛盾的想法。自我的一部分知道而且接受我们即将死去的事实,但另一部分却感觉或想象自己仍有未来可言。我们的大脑中似乎与生俱来就被植入了希望,至少部分如此。

2、或许,或许……医生只处理可能性,不是确定性。有时候,如果你要做出选择,就得接受这样的事实,即你的选择可能是不正确的。一个好的决定可能会让你失去一个病人,但是却能让无数个病人和他们的家人脱离痛苦的渊薮。

3、我并不相信来世,我唯一关心的,是自己能否以一种尊严的方式好好死去。当大限来临之时,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得妥妥帖帖。我不想让它变成一件不断向后拖延的令人不快的事情,我不想被那些临终关怀的专业人员照顾,他们的意义感与目的感源于我的痛苦。死亡的唯一意义是:如何过好当下的生活,死亡时有值得回忆的美丽往昔。 

【心得】

死亡的来临,总是突然的,毫无预兆的。走向死亡的过程,也因人而异,纠结是速速过去比较好,还是缓缓步入比较好,很难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虽说,终有一死,但是归根到底,人类大体上还是恐惧死亡的,死亡意味着未知,这种认知的断崖足以让人感到恐慌。

对于一个脑神经外科的医生,除了死亡本身,更多会面临的是脑死亡,大脑是人体的中枢系统,一旦出现严重的脑损伤,就有可能发生脑死亡,在这个时候,大脑早早离身体而去,虽然在仪器的帮助下,还能勉强维持体征,但这不过是粉饰罢了。

而另一些情况,可能还够不上脑死亡,但是却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连认知能力都完全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是勉力维持生命,还是早早放弃,没有痛苦的死去?

文中作者并不认同无用的延命治疗,认为让人有尊严的死去更好,但是事实上,是否继续生命这个选择本身,也受诸多因素影响——经济水平、风俗文化、教育程度等等,很多人并不理解,活着不代表可以恢复。

人们总是在死亡面前抱持着“盲目”的希望,希望会有奇迹发生。

当死亡终将来临时,恐惧死亡本身,是否还有意义?

“死亡的唯一意义是:如何过好当下的生活,死亡时有值得回忆的美丽往昔。”

人终有一死,这是自然界每个物种的必经之路,即使人类自以为强大到“如上帝般无所不能”,也是无法改变的。

那么,面对死亡,如何走完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段旅程,或许更有意义,至少当我们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对这个世界说一声“谢谢你陪我走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岁逢三九峭严寒,玉屑纷扬降世间。 千树梨云争绽放,万峰松甲挺巍然。 山川静裹冰绡袄,阡陌轻铺月魄毡。 瑞雪涤尘开素...
    大老鲍阅读 3,486评论 0 15
  • 请到 银河文学 支持新星作者《缘》的佳作 《天命》 谢谢诸位
    焚世魔炎阅读 1,661评论 0 0
  • 我想,多年后,回想起这段时光,不管结果是成全还是遗憾,我想,我都不会有任何怨言。我明白,我努力所求的不仅仅是一份体...
    大威_Wayne阅读 4,996评论 0 2
  • 有时候, 努力是个贬义词, 因为没有人会承认不努力。 奋斗是个口号, 因为努力不努力都在喊着。 只有拼命, 让人有...
    奔波男生阅读 1,616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