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衢州市撤地建市40周年。年初,教育部下发教基厅函(2025)1号文件,公布了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我省共两个地市榜上有名,衢州市作为全省唯一一个非省会城市成功入围。这是撤地建市以来我市首个国家级教育改革实验区,不仅是对我市特殊教育工作的高度肯定,而且是献给建市40周年的一份厚礼。回忆起申报过程的每个环节,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一、申报
我局党委书记、局长季根寿同志一直强调一个工作理念:上面(指省里或教育部)有任何创建、申报的文件通知,市教育局各条线、机关每位干部都应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积极争取,不可一带而过、一推了之!因为这是推进工作深化改革的重要机遇。秉承这一理念,去年2月28日,我局接到省厅关于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申报通知后,即组织基教处、市特教指导中心、教研室等相关人员,对我市工作基础、实验任务和申报要求等要素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大家一致认识到:可以申报,必须申报。理由如下:一是有坚实的实验基础。早在2008年,衢州就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两级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2017年,实现市、县两级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全覆盖;2023年,全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二是有强大的支持力量。季局长高度重视申报工作,牵头成立申报工作专班。市政府原分管市长杨圆华大力支持,并亲自担任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财政、民政、发改、人社、编办等相关部门领导也加入领导小组,齐心协力推进申报工作。三是有明晰的改革目标。我市拟围绕以下三个重点领域开展改革实验:一是拓展特殊教育学段服务,二是扩大特殊教育服务对象,三是强化特殊教育质量建设。每个重点领域都清晰列出工作举措,并制定了改革实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4年4月7日,在前期充分论证完善的基础上,市领导签字市政府盖章,我市正式向省厅提交了申报材料和改革实验方案。后了解到全省除湖州和嘉兴没有申报外,其他9地市均向省厅提出了申报申请。
二、省辩
省教育厅认真审核比较了9地市的申报材料,确定了杭州、衢州等6地市参加线上答辩,以决定推荐哪两个地市上报教育部。压力陡然增大!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要么不报,要报就要成功。自接到省厅线上答辩通知起,工作专班即开启“白+黑”模式,白天各自忙着开会或参加活动,晚上相聚于浙政钉群,对答辩材料从总体框架、语言表达、数字核实、时间控制等方面进行精细打磨,经常工作至深夜。4月14日00:23,答辩汇报材料定稿;14日23:50,答辩课件定稿。
轮到我市答辩汇报的时间是4月15日下午2:42,汇报时间为10分钟,由我代表衢州市教育局作汇报发言。我汇报了三方面的内容:(一)衢州申报有优势;(二)衢州改革方向明;(三)衢州实验有保障,全面陈述了改革实验的三大优势,深化改革的三大领域九大举措以及推进改革的三大保障,并在结束语中深情告白:衢州六个县市区都属山区县,特殊教育高质量普惠发展在衢州能够实验成功,在全省其他地市和全国的绝大部分地区也能获得成功。衢州如有幸成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我们将倍加珍惜这一难得机遇,矢志不渝推进改革,攻坚克难深化创新,为全国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提供衢州经验。
三、国辩
2024年11月19日,我局收到了省厅基教处转来的教育部基教司函件,充分肯定我市委市政府重视特殊教育,前期工作基础较为扎实,成绩较为显著。改革方向正确,思路清晰,亮点突出。要求我局一要全面分析现实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到突破重难点的关键,形成相应的举措;二要适当拓展服务对象范围,将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症、学习障碍、多重残疾等儿童纳入实验范畴。根据这一精神,我们组织力量再次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经市领导审定后上报教育部。同时开始着手准备12月4日由教育部组织的国辩。
教育部对此次答辩极为重视,要求每个实验区现场汇报15分钟,专家反馈和现场答辩15分钟,共计30分钟。汇报内容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工作的年度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途径、申报方案,针对专家意见开展的具体修改内容以及尚存的问题。国辩地点放在北京市北邮科技酒店,参加答辩的有来自全国的33家单位,主办方将此分成3个组,我局分在第二组的第三场,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和重庆市合川区同一场次,具体时间是12月4日下午14:00-14:30。季局长指示,仍旧由我率队参加国辩。
为了确保国辩顺利通过,我们对答辩材料进行重新架构,增写了“衢州市情和特教工作概况”,对我市改革实验的工作基础和有利条件进行重新梳理归纳,提炼出“四个全覆盖”、“八个省首个(唯一)”。“四个全覆盖”即市、县两级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全覆盖、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全覆盖和特殊教育学校浙江省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八个省首个(唯一)”即创办浙江省首个聋听融合幼儿园、全省首批签约中芬聋童融合教育实验项目等八项创新性工作。12月3日,国辩小组抵达北京海淀区;次日上午,再次学习领会国家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文件,重温申报材料、答辩课件,努力做足做好准备。13:30左右到达指定地点,14:00准时进入答辩室开始汇报。汇报结束后,专家组向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衢州市如何保证改革实验方案的可行落地”,二是“通过三年改革实验,衢州市想在哪些方面取得成效”。我与特教教研员周志英同志密切配合,高质量的回答赢得了专家当场点头赞许。
目前,我市的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正按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我们坚信,通过三年的扎实工作,我们一定能坚守申报初心,在三大重点领域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为全国各地贯彻二十大“普惠发展特殊教育”提供衢州实践经验,更好地彰显“一座最有礼的城市”的教育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