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位于西安市东南郊的乐游原上,乃唐代中国佛教密宗的重要道场,因惠果和尚住寺弘扬密教而闻名。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人空海来到长安,曾在青龙寺随惠果学法。两年之后,他回到日本,创立真言宗,也称“东密”。因此,这里是日本人心中的圣寺——
北宋以后,青龙寺逐渐衰落,最后变成了一片田野。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青龙寺遗址,让这座消失的寺院重新兴盛起来。1981年,西安市和日本香川、德岛、高知、爱媛四县合作,在青龙寺共同修建惠果空海纪念堂和空海纪念碑。后来,这里又修建起山门、配殿、云峰阁、碑廊等建筑,形成一片气势恢宏的仿唐建筑群。
1986年,青龙寺从日本引进千余株樱花树,种植在寺院之中,每年五、六月间,樱花盛开,春色满园,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但是,樱花落后,这里便恢复平静。
山门
惠果空海纪念堂
空海(774-835),俗名佐伯真鱼,谥号弘法大师,出生于日本四国地方的香川县。他在31岁的时候,与遣唐使藤原葛野麻吕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长安。
在长安期间,他住在西明寺,在青龙寺进行学习,受真言密宗第七代祖惠果的真传,成为第八代传教者并接受了法灯。除此之外,他还在这里学习绘画、雕刻、天文、地理、医学、生活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806年,回国之际,他带走大批佛学经典和各类书籍,在日本奈良东大寺建立了真言宗。设立道场,弘扬密宗,成为日本留学僧人中少有的佛学大师。
惠果和空海像
中日友好人士碑
在青龙寺的东院,矗立着空海纪念碑,正式落成于1982年5月19日,已经成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在周围树木的掩映之下,这座石碑显得庄严肃穆。
纪念碑修建在三层平台的中央,碑身采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整体模仿了大雁塔的形态。在纪念碑的顶端,有一个特殊的塔刹:采用四国地方所产的庵治石制作,由圆、三角和四方等形状组成,代表空、风、火、水、地等五种要素,把物质的宇宙用形体表现出来,被日本人称为“五轮”。
在细节之中,也别具匠心。纪念碑下方的围栏板上,浮雕出波浪形状的图案,象征空海与日本遣唐使一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平台的四个角上,有四个圆形的球体,代表日本香川、德岛、高知、爱媛四县,为这座空海纪念碑献上的四盏明灯。
过去,在相互交流和理解之下,中国和日本合作建立空海纪念碑,让我们铭记两国友好交往的光辉历史。未来,尊重历史,弘扬文化,促进和平,永远是中国和日本两国人民共同希望看到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