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疑问,读书到底要不要“从头读到尾”?之前我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的读书方法——拿起一本书,从目录、序言开始,读到最后一页。读书不就应该这样吗?
直到上周读完日本作家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阅读》,引发了我对自己读书方法的思考。他在书中说到,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牢牢掌握“阅读技术“,否则一定会淹没在信息洪水之中,被时代大潮远远地抛在后面。
而《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中也提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我那深以为然的读书方法开始松动了,我觉察到有些地方似乎不对。读书应该不仅是书本内容,还需要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好比耕作一块田,是自己一点一点用铲子挖,还是用牛车拉,还是用耕田机?当然结果都一样——这块田最终被耕完,但花费的时间和体力差别大了去。可见,方法的重要性不亚于内容,掌握一套有效的方法对于阅读来说同样重要。
那究竟什么样的读书方法才是有效的?这个我不敢说,因为有本书就叫《如何阅读一本书》,可以自行阅读。这里,我针对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几条。
1、读书方法与读书目标是相匹配的。读书分两种,享受型读书和获取型读书,如果是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惬意时光,那泡上一杯茶、焚上一根香,一页一页地读才有味道。而如果是获取型读书,目标在于快速涉猎、积累知识,就不能再采用前种方法。想想毕业时做的论文、或者工作上写的报告,有时间有情怀去泡茶焚香吗?
行动派的彭小六曾做过一个类比,我印象深刻。如果你有大把时间,那吃个丰盛的早餐没问题,坐下来,先喝点牛奶、果汁,来点主食,最后再吃些小点心,那如果你赶时间上班呢,牛奶、果汁、小点心恐怕都得省去了,直接拿起主食填饱肚子。所以,读一本书前,首先需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阅读?更看重享受还是获取?
2、就我个人而言,读书八成时间为了获取,两成时间可以给到享受。既然这样,那读书方法也得跟着改变。为了获取知识的读书一定要聚焦,不然一叶小舟很快就被知识的大海浪给打翻,“殆已”。
找出自己对于知识的真正刚需,比如工作上需要用到的统计学、会计学,自己感兴趣的积极心理学、儿童哲学、与西南联大有关的历史和大师,还有关于写作、摄影的技能类知识。找到这些知识刚需,就相当于瞄准了目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工具,是用水果刀、菜刀还是砍骨刀呢?
3、之前我的做法是一把刀通吃,不管读什么书都是一种方法——“从头读到尾”。结果就是,如果遇到的是刚好很对胃口的书,那“从头读到尾”会是个很享受的过程。但这种“命运的邂逅”少之又少,很多书是其中一部分跟当下需求有关,很能吸引我,但其他部分关系不大,“从头读到尾”这时就变的很难受、很麻烦、甚至会对这本书产生惧怕,不敢轻易翻开。
4、那为什么我会有“从头读到尾”的习惯呢?想来可能跟小学至大学多年的学习经历有关。在校学习时,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一本书“从头教到尾”(一来因为需要覆盖所有知识点,为考试做准备;二来课本知识的设置也循序渐进的),还没见过哪个老师是跳着教的,久而久之,我也就形成了“从头读到尾”的习惯,并且深以为然,从未质疑。
5、但校门外的知识如何跟校门内知识一样?有人专门帮你挑选、传授,就等着你坐好开课。校门外的知识多半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自己教自己,“学什么”、“怎么教”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从头读到尾”绝对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我们应该多配几把刀,有些书需要砍成块,有些书需要切成丝,还有些书需要剁成末。
6、改变“从头读到尾”的习惯,从正确认识“速读”开始。我一直排斥“速读”,因为我以为“速读”就是一目十行,这样的话我压根看不清内容,更别说深入理解了。直到最近我才明白,原来“速读”的正确做法并不是单纯提高阅读速度,而是先通过目录阅读,挑出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内容,然后仔细阅读这部分,至于书中其他内容,可选择跳读或扫读。当然,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速读”,有些书的内在逻辑性很强,一环扣一环,通篇阅读更利于理解。
对于读书这件事,可以在读的过程中,一边获取知识,一边探索方法,做一个有方法论的高效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