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身体在忙碌疲惫,内心在空虚焦绿,工作性质于我而言简单不费力,但耗时零散,像有什么啃食着自己一点一点的灵气,总觉得要是可以多些自己的时间就好了,看看喜欢的收藏已久的电影记录片等,读读充实平静自己的书籍等,游走游走吸收日月精华的自然天地等,这些想法总是不经意出现,一度让人以为这就是所求,如若能够获得一定是最幸福的那个人。
然而现实是,看过了一二电影一二书籍走过一二地方,电影没有所期盼的给内心明显的冲击,书籍也没有所期盼的不二之答案,地方更没有所期盼的玩的自在轻松,一切又回到了起点。
过一种生活的时候期盼另一种生活,仿佛是从一个围墙跳进另一个围墙。
神话了之前少有的生活,然后寄予的期望太高了。也注定失望很重。
一度内心极其的回避,甚至不去想这样的原因是什么。不知干什么的消磨一天又一天。因为太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了,对自己感到失望。
然而,这样的找回方式也许是太急切了,带着极高目的的方式,从始至终根本没有放松轻松下来。
当真正打出文字开始对话的时候,发现自己外表平静,却是个急躁的人,没有耐心沉浸式体验曾所期盼的这种生活。
甚至放弃了很久发现美记录美的“技能”,也没有想过变化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去拾回起来。不乐于记录,也不乐于分享。
又或许是太急功近利了,所做每一件都苛求获得它的意义。不能体验稀疏平常稀疏平淡。
又或许所期盼的只是我寻找生活刺激点的一种?它们只是枯燥生活中神经帮我寻找的另一种体验乐趣?
不得不承认,这可能都是答案。
忽然记起很多年前在校园里某一刻的思绪,坐在图书馆里翻着手中的书,脑袋里思绪狂飞着,没办法沉静下来学习,偷偷记录说说恨不得一下子到十年后的自己。。没想到,真的快有十年后了。仿佛面临我的还是同样的问题。十年前后的自己,看似好像包装换了,但是有什么似乎还是一如从前。
从前没解决的课题,人生的不同阶段还是会到来。
也许这就是停下来的意义。忽略大方向,以求脚踏实地干一番的热血一头扎进海浪,终究有可能再被浪头打回。
忽然意识到自己彻彻底底的功利心,佼佼者本是少数,做不了闪闪发光的佼佼者,踏踏实实做个稀疏平常的普通人,如若能做自己,那也已经很棒了。
也许只有卸下功利,不活在别人的追求里,才能在自己的追求中一点一点找回自己。
我决定带着这样的态度再出发,然后试了试,这种所期盼的生活带来的爱与美好的感受其实从来都不少,甚至某些时刻,那些人类的智慧之光们似乎在点亮自己,我不确定自己能接收住多少,也不确定到底还能够走多远,也许受物、环境、亲人朋友等的影响我会中途变道,但到那时,是不是会态度上更轻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