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词穷,明日再叙。
这八个字敲出来后,我突然知道要写点什么了。
最近四个月来,我在为更文写稿时,不止一次遇到“无话可说”的尴尬。为了避免尴尬,我偶尔会提前备稿;为了更文有内涵,我不得不刷影视;为了写点有意思的文章,烦乱的我依然会拿起厚重的书本阅读;有时,我也会借阅他人的文稿、誊抄四个月前的个人密文。
逼囧自己,不是为了好胜心,最大的动力或许就是好玩——看自己到底可以撑到何时。
我有个精神偶像:罗振宇。
很多人叫他“罗胖”,我也是。
“罗胖60秒”在公众号罗辑思维中已更新2663天。每天早上,保证发送;每篇更文,保证60秒。
我喜欢罗胖,一部分原因是这个,一部分原因是他的app得到产品内容,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死磕精神。
说心里话,两年前的我每天清晨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刷“罗胖60秒”。尽管现如今,我已经不再刷看内容,但仍然把它列在我的订阅号前排。每每看到它的出现,总有一丝的感动出现,激励我继续死磕下去。
说心里话,最近两年的我每天晚上睡前五分钟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打开APP得到,刷一会儿知识产品,把感兴趣的文章发送到个人微信,再打开“每天听本书”中某一本书的音频,确定定时关闭的时间,熄灯、倾听、睡觉。
今日,我看到一篇文章,主要内容讲述怎么寻找人生导师。文章看完之后,不过瘾,又找了几篇继续看。
多篇文章中的某一个小节叙述了某一作者一个观点:我们要学会区别人生导师和精神导师。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道出了实情,这也或许是21世纪为什么粉丝一词火起来的原因吧。
罗胖的行为,给我了一些变相的鼓动和慰藉。即便遇到黔驴技穷的地步,我也要想尽办法更文,想尽办法在保证正文字数、内容质量的情况下更文。
我在叙述我的精神导师,你呢?是谁?对方有什么特点在吸引你?为什么会吸引你呢?
有兴趣的话,找个人聊聊吧。也可以是陌生人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