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
一个具有相互依赖自我的人,会有更强烈的归属感!相互依赖型的人在与家人,同事,和朋友完全分开后,会失去那些定义自己的社会联系,他们不是只有一个自我,而是有很多个自我,与父母相处时的自我、工作时的自我、与朋友一起时的自我,相互依赖型的自我,是镶嵌于社会关系中的。直接的交谈比较少,更多是礼貌性交谈。其社会生活目标更多的不是增强个体自我,而是协调并支持他所在的群体。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忠告我们“认识你自己。”我们当然要尝试,我们很容易形成对自己的信念,而且可以毫不迟疑的解释我们的感觉和行为表现的原因,但是我们对自己真正了解有多少呢?
刘易斯指出:在整个宇宙中有一件事,而且只有一件,那就是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从外部观察学到的还要多,这就是我们自己。
预测我们的行为。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有一句话“其实我并不知道我为什么如此伤心。”我们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是因为我们会忽略影响别人的一些因素。人们在预测他人行为、自己的命运时也同样会犯错。当进行自我预测时,最好的建议是思考过去在相似情景下的行为。因此要预测你的未来,就应思考自己的过去。
预测我们的感受。
吉尔伯特和威尔逊指出,我们常常错误地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当我们以为,自己多么需要日常生活智力开发或时尚流行打扮,可能会很失望。多个研究显示我们对好消息的情绪痕迹,消失得比自己预期的要快,在消极事件之后,我们尤其会倾向表现出“影响偏见”,高估情绪事件的持久性影响。
威尔逊和吉尔伯特还认为,人们会忽视自己心灵免疫系统的速度和力量,包括其合理化策略,忽视、原谅和限制情绪创伤,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忽略的心灵免疫系统,令我们比自己预期的更容易适应曾经恋爱关系的中止、考试不及格,失去职位和个人与团队的失败。令人惊讶的是,重大的消极事件可以激活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可能比轻微的愤怒所激发的痛苦持续的时间反而更短,换句话说,我们是有恢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