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妈妈可能会因为产后身体状况、错误的喂养方法、情绪等原因,导致产后奶比较少,甚至没有奶,担心宝宝吃不上母乳。
其实,对于大多数妈妈来说,即使有母乳不足的情况,只要找到正确的喂养方法,坚持让宝宝多吮吸,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情,还是可以实现母乳喂养的。
一胎生大宝时,由于身体原因我放弃了母乳喂养;二宝出生后,我坚持母乳,只为让早产一个月的宝宝能健康成长。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奶水不足时,妈妈如何科学“追奶”。
母乳不足的表现
妈妈喂奶前乳房不胀,干瘪,奶汁稀少,或者捏挤也没有奶液溢出。
宝宝吸吮时听不到吞咽声,每次把妈妈两侧乳房都吸空后,还在使劲吮吸,或者喂完奶后宝宝还会咂嘴、舔嘴唇,把手放到嘴里,拉扯妈妈的衣服寻找乳头或奶瓶。
宝宝两次吃奶的时间间隔小于 1 个小时,或者在两次喂奶之间经常哭闹,不能安静而满足地入睡。
宝宝 24 小时小便次数少于 6 次,比如用不到 4 片尿不湿或 6 片尿布,大便量少于 3~4 个硬币大小,呈绿色稀便。
体重增长不足,生长曲线平缓甚至下降。
如果有以上表现,表明妈妈可能母乳不足,可以试试下面这些方法来追奶。
一、让宝宝多吮吸
很多妈妈没奶的时候,首先会想到找个催乳师。如果是专业的催乳师还好,可以帮助妈妈找到喂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指导解决。就怕找到的是不专业的催乳师,他们可能会用大力按摩乳房之类的方法来给妈妈催奶,不仅没有催奶效果,还容易损伤乳房组织。
其实,对于妈妈来说,宝宝才是最好的“催乳师”。让宝宝多吮吸,是促进乳汁分泌的关键。当宝宝吮吸乳头时,会刺激妈妈大脑中的垂体分泌出催乳素和催产素,催乳素负责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催产素负责刺激乳房周围肌肉收缩促进乳汁排出。
所以,妈妈一定要让宝宝多吸吮乳房。小月龄的宝宝一般一天要喂 8~12 次(每 2~3 个小时喂奶一次),甚至更多。给宝宝喂奶时,注意两侧乳房都要喂到,一侧完全排空之后再换另一侧。如果发现亲喂的奶水量确实不够宝宝吃,再给他补充奶粉。
尽量不要等到已经涨奶了再去喂奶,因为涨奶本身就是在告诉大脑:产的奶太多了,得减少生产。于是,乳汁会越等越少。
二、用吸奶器帮助吸奶和刺激泌乳
有些宝宝可能会因为吸不到奶就不愿意吸吮了,甚至出现烦躁、哭闹。在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借助吸奶器吸吮刺激乳头,向身体传达“乳汁不够,需要分泌更多乳汁”的信号。可以模拟宝宝吃奶的频率,每隔 2~3 小时吸奶一次。
双边吸奶器单边吸奶器
持续吸 20 分钟,休息10 分钟
持续吸 10 分钟,休息 10 分钟
持续吸 10 分钟
左边吸 10 分钟,右边吸 10 分钟,休息 5 分钟
左边吸 10 分钟,右边吸 10 分钟,休息 5 分钟
左边吸 10 分钟,右边吸 10 分钟
时长约 1 小时时长约 1 小时 10 分钟
妈妈们可以尝试 1~2 周,有的可能几天就有效果了,乳汁量不断增加,有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三、正确的衔乳姿势
宝宝正确的衔乳姿势有助于更有力地吮吸和刺激乳汁分泌,而且还能减少乳头皲裂的概率。
正确的衔乳姿势应该是宝宝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不会让妈妈感觉到不舒服或疼痛,
四、妈妈要好好休息
休息不好,不仅会影响奶水分泌,妈妈也容易对喂奶产生排斥的情绪。
把宝宝哄睡后,有些妈妈会躺在床上玩手机、追个剧,还没等酝酿出睡意,宝宝夜醒了,又哭又闹。反复一折腾,天都快亮了,根本休息不好,这会影响奶水的分泌。
建议妈妈的生活作息跟宝宝保持一致,要是宝宝已经睡了,妈妈也赶紧放下手机一起睡吧。换尿不湿或是哄宝宝入睡这些事,可以找老公或其他家人帮忙。
五、日常均衡饮食
均衡的饮食可以保证妈妈的营养,哺乳妈妈要保证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以及蔬菜水果,每日食物建议量为:谷薯类 300~350 克,蔬菜 400~500 克,水果 200~400 克,鱼禽肉蛋 200~250 克,奶类 400~500ml,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些调整。
另外,妈妈每天还应摄入充足的水分,平时可以多喝一些汤水,但注意不要喝过多油脂含量很高的荤汤,因为里面的油脂可能会把奶堵住;也不要喝所谓的“下奶酒”,里面的酒精不仅会抑制乳汁分泌,还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影响宝宝的健康。
六、信心和支持
妈妈们要相信:大部分妈妈都能实现母乳喂养并有充足的母乳,告诉自己肯定可以追奶成功。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保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场“战争”就一定能够胜利。
同时,作为妈妈最坚实的后盾,家人的支持很重要。在妈妈努力追奶的时候,多给她加油鼓劲吧,她会更有信心的。
七、放松心情
放松愉快的心情对产奶有很大的帮助,妈妈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后,就别想那么多了,做点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吧,比如刷剧、看书、偶尔出去逛个街、看场电影等,让自己放松下来。
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如果妈妈确实没奶,也不要太自责,充满爱意地给宝宝喂奶粉吧,相信在你的精心照料下,宝宝一样可以健康成长。
——————————————————————————————————
我是沐阳,关注我,学习更多育儿知识,养育健康宝宝。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