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写字有点名气,又从事书法培训工作,所以总有亲朋好友问我,该怎么才能练好字呢?真是一言难尽。但由于时间空间等因素无法展开详说,只好说点无比正确的废话:"买本自己喜欢的字帖,认真练就是了……
前天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练字,回到最初的阶段》,了解到作者是一位参加工作一年的高中语文老师,她提到"发现笔下的字越来越丑,才下定决心,从头开始,一笔一画地练"。对此,我深受触动,觉得如她一样的工作者、大中学生等,应该不在少数,有必要就此梳理一下自己的看法,写成文字,广而告之。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高效地练出一手好硬笔字呢?
一、选定"好师傅",下定不出师不罢休的决心。
这里的好师傅,是指好字帖。什么样的字帖好呢?
大部分人的标准首先是喜欢,因为喜欢的话,就容易深入进去、练出成效。这当然没有多少问题,但如果把喜欢和传统毛笔书法功力深厚结合起来来选帖就会更好,因为这样的硬笔字练出来后,想进一步练毛笔字就容易得多。
其次,还要考虑书家是否有楷、行两种实用型的字帖。这样,便于我们两种书体练习的一脉相承、顺利过渡、衔接自然、高效速成。
再次,选定的字帖编排要科学系统、附有讲解,遵循由笔画到偏旁再到结构、章法的顺序。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体例,便于我们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扎扎实实地开展练习活动。
如果再有字帖的配套视频资料就更好了,我们练习前认真地看看老师的示范、听听老师的讲解,就会减少很多的盲目摸索,提高练字的成效。
这样标准的好字帖,市场上并不很多。如果实在找不到,我推荐一下田英章、卢中南的字帖。
选定好师傅以后,就要认真虔诚、竭尽所能地把师傅的本事学到手,直至形神兼备、固守一方阵地后,方可转益他师、再谋突破,这在书法上叫先入帖后出帖。
二、过好"笔法关",促进练字事半功倍。
这里的笔法,简而言之,就是用笔的法则或规律,主要指坐姿、执笔和用笔的要领三个方面。
(一)、坐姿的要求是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这样做就能精神抖擞、身体平衡、视线开阔,既有利于身体健康、注意力集中,又便于协调全身之力,在轻松、舒适之中挥洒自如、得心应手。
(二)、执笔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制约着书写水平的发展速度和提高幅度,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执笔要求详见下图:
(三)、硬笔字的用笔,简单地说就是运用五指的运动和手腕的辅助力完成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规律。用笔直接决定着笔画线条的质量和水平,是写好字的基本功,要努力打好。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用笔呢?
1、运指和运腕配合
与毛笔书法不同,写硬笔字注重用指,运腕成了辅助成分。"运指",指书写时一般以活动五指为主,以控制笔的运动方向、范围和力度;"运腕",指书写时,虽然主要靠五指运动,但手腕也要相应活动,起到"支撑"和"用力"的作用。这样写出来的字就可以由"骨"而挺拔,由"筋"而稳健,达到笔笔扎实、字字丰厚的效果。如果不注意指和腕的配合,运指不运腕,或运腕不运指,结果不是运笔浮滑,就是运笔不畅。
2、力度与速度配合
所谓用笔的力度,指运笔过程中由指、腕控制的笔尖落纸的力量轻重;所谓用笔的速度,指运笔过程中笔尖在纸面上书写的缓急。因此,用笔的力度和速度也就直接决定着运笔过程中的轻重缓急以及笔画线条的形状和质感。用笔的力度与速度以及由此产生的轻重缓急,又决定着书写出来的字是否刚柔并蓄、稳重流畅。具体到书写过程中,表现为运笔时的提笔、顿笔、快笔、慢笔,也就是在书写每一个字时都要根据点画的要求灵活地掌握运笔的力度和速度,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基本功。
3、运笔的正常方向与转换方向的配合
比如写"一"字,只有正常方向的运笔动作,而写"力"时,其"横折钩"就出现正常方向与转换方向兼有的运笔了。这种现象在汉字中非常多,不可忽视,要使之很好地配合,关键在于三个字"准、稳、度"。"准"就是要首先看清笔画和起止笔的大体位置;"稳"就是运笔不能犹豫彷徨,要一气呵成;"度"就是按要求将提顿缓急的运笔动作融入笔端,掌握得恰到好处,防止转换方向运笔时出现不协调状态。
以上坐姿和握笔的要求大家都熟知,只需要在练字时注意即可;用笔要求可能就知之不多了,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用心体会,方能解其深意,熟练运用。
三、善用字帖和米字格练习本,按照笔画、偏旁、结构的顺序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练好单字。
好的字帖一般都有练习技巧指导,具有描(可供描写的红色范字)、摹(每页范字前都有可供拓着写的透明薄纸)、临(范字后有可临写的空白格)的功能。这就告诉我们练字有技巧,描、摹、临相结合是掌握练字技巧的基本方法,按照自己的习惯随便练习的方式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的。
初学者一定要用心阅读领会练习方法指导,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书写要领反复描摹,准确了解笔画的粗细变化、用笔的轻重不同、结构的规律等。等到对此基本了然于心时,再对照临写,临写后再仔细检查有何不足,然后在下一遍临写时加以改正完善,直到背临(不看范字、凭记忆临写)也能形神兼备时,方可进行下一个环节。这就是扎扎实实、步步为营,切莫急于求成、贪快冒进。
字帖上可供临写的格子有限,所以准备米字格练习本很有必要。临写时一定要眼中有线(横中线、竖中线、左斜线、右斜线)、笔下有准(每笔在什么位置,粗细长短曲直方圆的形态)、心中有全局(整个字一般在格子中心占二分之一到五分之四的位置、结构特点如何,笔画以及各部分之间如何穿插、避让、呼应等)。
需要强调的是,当你无论如何用心都无法写好笔画和字时,一定是你手下感觉及功夫还欠佳,那就赶紧返回去,再反复准确描摹几遍范字。找准感觉、吃点功夫后,重新去临写就会好很多的。
还有一种倾向要注意:描摹得多,临写得少。这样很难练好字,因为描摹时眼力、脑力运用得少,对字的观察、分析、记忆缺乏。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学生描摹了一本又一本字帖,却对于日常写字水平的提高几乎没有什么帮助。
须知,临是练字最主要、最直接、最关键的方法,描与摹都是为临而服务的。临是对自身观察力、分析力、用笔技巧、结构运用的集中训练。
为什么要按照笔画、偏旁、结构的顺序练好单字呢?
这是因为: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零件,笔画写不好,习字就无法进行下去,笔画练习是习字的基础;偏旁是笔画与结构的简单组合,很多汉字都是由偏旁组成的,学好它是习字入门的一个突破口;结构是汉字构成的布局规律与法则,好比组装零件的说明图纸,有再好的零件,不按规律要求组装,也成不了好产品,结构练习是习字的关键。
四、在平时写字中自觉置换字体,加强章法练习。
大部分人练字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改变自己随心所欲、字形不堪的"我字体",取而代之以有型有范、工整漂亮的书家体。要早日实现这个目的,就得在平时写字中自觉置换字体。遇到没练过的字时,不妨结合自己学到的笔画和结构规律摸索着写,这样尽管有时候感觉自己的字还不如从前了,但一定要坚信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长此以往,既有助于彻底丢弃固有的错误的书写习惯,又有助于建立、巩固新的、正确的书写习惯,还能增强对结构规律的理解、分析,从而提高练字的兴趣、能力和效率。
写成行、成段、成篇字的方法就叫章法。日常应用要求做到整齐大方,需要注意四个重点:
1、只有横格时,要写到格子中间,上下都不碰线,这在书法上叫"留天地"。
2、字与字之间要保留空隙,不要拥挤不堪。
3、书写时,每个字边要对齐前面的字体位置,保证左右在一条线上。
4、成篇字要大小均匀,而不是大小相等,如"口"字就不能写得和"国"字一样大,但也不能过分悬殊。
"字无百日功",要写得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论工作、学习都要能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从字的笔画、偏旁再到结构、章法,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练习,做到"提笔即练字",那么人人都能写出一手好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