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笔记将讨论构成第一印象的六个元素,以及提升每个元素的加分点。每小节都会列出一个加分/减分行为表,大家可以对照参考。
1 易接近性—做个平易近人的人
第一印象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易接近性,也就是你对他人的开放程度。通过调整你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和谈话内容,你可以释放出“我很平易近人,我很好接触”的信号,从而顺利开启交流。
互动风格虽然听起来很抽象,但是很好理解:
肢体语言:有力的握手(不是battle),微笑(哪怕不是发自内心的也可以,只要不到假笑男孩那个程度就好hhh);保持身体放松(不是葛优瘫);眼神交流(配合微笑,效果plus);时不时地冲对方点头,或者是朝向/靠近对方。
外在形象:这不用说了吧。。。作者在这部分提到了聚光灯幻觉:在和陌生人相处的时候,你可能会过度关注外表的细节,比如发型不够美,或者鞋子搭配有问题。然而实际上,只要你整体看起来比较顺眼,干净清爽,别人通常是不会关注到这些小细节的。
被动或主动的自我介绍:在多数的社交场合中,你会和很多人一样,等着主人把你引见给其他的陌生人,但这种被动的策略很容易让你陷入没人搭讪,埋头苦吃的尴尬局面。如果你能主动地去介绍你自己,你会出乎意料地发现人们很欢迎你的加入,也乐意与你交谈。(虽然多数人都不擅长主动出击,但是他们都期待着别人能主动来找到他们,减轻他们的社交负担hhhh)
情绪表现:你所展现出来的情绪和你和他人的互动(交流感)。比如,在交流过程中,要尽可能活力满满,多(努力)微笑,使用正面的词汇,适度地向对方靠近,多回应对方(别把天聊死)。
谈话内容:这个其实没什么拘束,聊一些日常轻松的,非敏感性话题。如果你实在没有头绪,怕踩雷,可以参考作者提出的建议,being in the moment,talking about the place and the people,聊一下此时此地,和周围的人(不要吐槽,stay positive!),或者是你在聚会上看到或者听到的内容。在那种休闲,比较随便的社交场合中,不要使用排练过的开场白(尤其是那种非常逊的pick up lines),那会让你显得非常套路,不怀好意。
加分行为表
2 对他人展现兴趣
之前提到过,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窍门是满足对方的社交需求,而对别人感兴趣,表示欣赏和理解是最好的方法,这也会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感兴趣”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但是你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步骤,最大程度地让别人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注。
肢体语言:参上。眼神交流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这里只做一点补充:一段对话或者交流的过程中只要45%-60%的时间中保持眼神交流就可以了,过少会给人留下负面的印象,过多也不会产生更积极的效应;在眼神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适度地多停留几秒,变成凝视,这会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真诚;频繁的,短暂的眼神交流(实现一接触就立刻转开)反而会给人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直勾勾地注视对方(尤其是男性)会让人产生压力感,慎用;如果想结束一段对话又不好意思直说,可以反向操作,拒绝眼神交流,左顾右盼。
称呼对方的名字:作者建议在第一次交谈的时候,可以适度称呼对方的名字(控制在2次以内)。反复叫别人的名字会很像搞传销。(这个可能比较适合名和姓分开的歪果仁,不太适合中国国情吧,每次被人正式地称呼名字,我都会下意识地一惊。)如果不好掌握分寸,不如直接询问对方,“你希望我怎么称呼你”。
适当提问:向对方提问,把话题抛给对方,即满足了他们的倾诉欲,也是直接展示你对他们感兴趣的好方法。在提问的时候要多问开放式感受型/体验型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喜欢xx/选择xx。而要少问像“你做什么?住哪里?”之类的闭合类事实性的问题,因为这种提问很容易变成一场“审问”。
作者特别提到了一种目的性提问:虽然看起来是你在向他人提问,但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对方,只是为了说起你自己的经历。比如,有些人会问你平常喜欢去哪里玩,但是没等你说两句,他就会开始夸夸其谈,讲起了他的环球旅游经历。请拒绝为了炫耀自己而提问的诱惑,谢谢。
积极倾听:和被动地,心不在焉地消极倾听相反,积极倾听是指专注认真地听对方说什么。说实话,这很难做到,因为溜号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在交谈的时候少看手机,是个非常好的做法。你也可以使用之前提到过的肢体语言,来展示你的专注。此外,你还可以发出一些附和类的语气词,比如“嗯”(要缓慢地说,快速的“嗯”会让人觉得你很不耐烦),“啊”(表示惊叹或者豁然开朗)。
在把话题给对方之后,展示了你的兴趣之后,也要适度地向展现自己,可以通过分享类似的经历,让他们更了解你。如果过度聚焦对方,完全不提自己,会让人感到怀疑你的动机不纯,而如果过度地讲自己的事情,那只会让人觉得厌烦。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好平衡很重要。
加分行为表
3 选择合适的话题
通常情况下,你可以遵照三步走的原则去稳妥地推进一段对话。
第一步是“此时此地” (参上)。
第二步是聊一些(不涉及敏感话题的)新闻或者是正在发生的事情。
第三步是交换彼此的观点和想法。谈论一些无关痛痒的事实,轻松愉悦但不走心。上面的讨论最多是保持一种良好的气氛,而第三步的深入对话才能使彼此产生联结,变成朋友。但是,当人们在交换观点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彼此“三观不合”,一拍两散。因此,还是建议你在走心之前,先走个过场,随机应变。
在交谈过程中,也要注意“产出”。除了让对方讲得开心,积极倾听之外,你也为你们的交流准备一些话题,免得对方绞尽脑汁想话题。如果你不提供任何观点或者话题,只是一味地接受,别人也会觉得你很无聊,心不在焉(哪怕你自己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如果能找到你们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那自然皆大欢喜。如果对方提出了一个你不太了解的话题,你可以坦率地说明自己不太了解这方面,但是很感兴趣,给对方一个继续的机会。如果你真的不感兴趣(也不愿意伪装的话),你可以先认真聆听(以示尊重),之后再提出你的话题,让对话继续下去。
如果你想知道对方是否真的感兴趣,你可以用两种方法验证一下:一是打直球,“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跟你说更多的细节”,当然,多数情况下,别人都会“很感兴趣”;另一种是,简明扼要地讲完你的故事,看对方是否追问下去。
最好不要在第一次聊天的时候讨论过于严肃的话题。比如,政治,宗教,很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虽然这些话题很走心,很严肃,聊好了会让你们惺惺相惜,互认soulmates,但是这涉及到了个人的价值观,也非常非常容易翻车。还有一类就是你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好好体会)。
在交谈的过程中,是要你来我往的交流(所谓的“talk with”),而不是单方面地倾诉(“talk at”)。单方面地倾诉包括:
1)开讲座/布道。当你有一个特别感兴趣,想分享的话题的时候,你很容易沉溺于话题,喋喋不休,把一段对话变成了科普讲座。书中特别提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对人布道,男人们也更喜欢对着女性喋喋不休。英文里有个词,mansplaining,专门描述这种现象hhhh。
2)讲故事/讲笑话。(没错!你没看错!)虽然“讲故事”/“storytelling” 已经变成了一个烂大街的词,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适用于一段交谈。因为讲故事的重点是取悦,让人快乐(“entertain”),而交谈的重点则是双方的参与(“engage”)。讲故事/笑话会自然地催生听众,从而把平等互换的交流变成一种单线传播。更何况,多数人讲的故事也没那么好笑,可是出于礼貌,对方也要违心地夸一下。当然,你可以用一个好笑的笑话或者一个短小的故事破冰,但不要把一段对话变成你个人的故事会。
道理很简单,举几个负面例子感受一下:
4 你自己的故事
在一些非工作的社交场合中,分享你自己的个人故事,展现出一个感性的你,可以让别人更喜欢你,也更愿你对开诚布公。但是这毕竟涉及到了个人生活,所以还是要谨慎操作。在袒露自己的内心之前,最好还是先讨论些别的话题,做好铺垫(参上)。毕竟你不是在参加老娘舅调节节目,一上来就交心,真的让人承受不来。
书中还给了以下几点建议:
1)双方的分享要旗鼓相当,也不要分享过于沉重的个人故事。比如,对方告诉你她养了几年的狗病死了,你最好说个程度差不多的(之前养的小猫咪死了),而不要说你恨死了你自己的原生家庭,一辈子也不会原谅偏心的父母之类。
2)不要夸夸其谈,自吹自擂,尤其是不要用“我认识xxx” name dropping 那一套。也不要装作云淡风轻的炫耀。hhhh
3)可以讲一些自己的爱好,感兴趣的事情,但要克制住吹嘘自己有多擅长。
4)袒露出你的弱点,曾经的失败,这会让人更容易和你感同身受,拉近心理距离。但是最好用一个幽默的结尾或者自我吐槽来结束你的小故事,不然很容易变成一场沉重的哭诉。
5 对话的节奏
之前也一直强调对话是要一个你来我往的互动过程,因此合适的节奏感很重要。这种节奏和具体的内容无关,而是更偏向于一种感觉。一场节奏好的对话,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平衡,双方轮流交谈,并且讲话的时间差不多。不要抢风头,也不要沉默不语,让对方绞尽脑汁想话题。
当然,这种50/50的分配不太现实。一个建议是,根据对方的风格调整你的节奏:把一场对话想象成100%的能量条,先判断对方所贡献的能量,然后你来填补剩下的能量。比如,对方是个侃侃而谈的人,他可能已经提供了80%以上的能量条,那你要做的就是多听他讲,自己把剩下的20%补齐就好。相反,如果对方比较内向,不爱讲话(30%),那你可能就要主动一点,多讲一些,并且为对方制造话题,引导整场对话。
一些外在的形式也会影响对话的节奏,比如语速,停顿还有音量。这些比较老生常谈,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只要“随大流”就好。
在第一次对话中,最好把自己每轮的发言控制在四句话以内,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平衡的节奏。不要打断别人说话,如果被打断了,或者两个人很有默契地同时开口,可以适度让步,让对方先说,毕竟你们是在交流,不是在打比赛。
6 正确的姿态
原文用的是perspective,指的是:你是如何看待你自己和你所在的世界,以及你和他人的关系。每个人的视角都有所不同,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会展现出不同的姿态。(因为视角是主观的,内在的,而你所展现的姿态才是能被直接感受到的,因此这个小节就叫正确的姿态lhhh)
虽然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评判,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你还是可以适度调整,选择个正确的“姿势”,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正确”的姿态之一就是保持灵活性,顺其自然。按部就班,没有意外固然好,但是如果出现了你无法控制的事情,不妨放平心态,保持佛系。之前提到过,初次见面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根据你的行为切片来对你做出整体的评价。因此,当意外发生的时候,尽量保持淡定,不然你以为的正常应激反应,很容易给别人留下糟糕的印象。比如,第一次约会吃饭的时候,没有被安排上好位置,也没必要小题大做,拉着服务员和经理理论一番(当然如果网友面基见光死,你也可以反向操作,以绝后患)。
第二个要点就是保持谦逊,不卑不亢。直接吹嘘或者装模作样不经意的炫耀都会让对方觉得你自以为高人一等。当然,有些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真的很优越,给别人造成了极大压力而一无所知。为了帮助这类人意识到这种窘况,作者给了三点提示:第一,在你说完一个话题之后,人们开始不自觉地攀比。第二,直接切换话题。第三,眼神飘忽,身体僵硬,不再参与谈话。hhhh
除了不炫耀之外,你也可以通过少谈论自己,多关注别人来展现你的随和谦逊。
以上就是一些比较有用的建议。大家不妨参考一下,做个比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微调。
虽然讨论了很多小技巧,但我还是觉得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真诚善良,有底线,有原则。毕竟,技巧和套路都只是一时的术,做个真诚靠谱的人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