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聆听了张伊娜教授对“写作教学”的点评及几点建议,感触颇多。
首先,张教授肯定了此次“写作教学观摩活动”的意义,张教授指出,当今的英语课堂教学要有多元智能观,以前的英语课堂,教师们往往过度强调听、说,而轻视读、写,这是不可行的。在孩子们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以听说为起点,但在后来的学习中,读和写一定要跟上,“写”是特别训练思维的,“写”是理论的支撑。
接着,张教授对于6位老师的授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张教师指出,授课老师们的语篇意识特别强,篇章结构安排的十分合理,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很深入,观念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理论丰实。并且,极大地肯定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探索。
其次,张教授就“写作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关于写作任务的设计。
张教授认为,写作教学中,老师们选择的话题要从小的话题,小的事件着手,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设计的情境要真实,这样学生才会有感觉。而在语用方面,要建立在真实的话题上面,要知道和谁说话;何种方式说话;为何要说话;说话和动机的理由又是什么?只有有目的,才谈得上语用,这样才能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倘若都没有对象,又何来的语用?
二、关于说写结合。
我们不仅要以读促写,以说促写,还要注意主次,不可喧宾夺主。就这点,张教授以封婷老师的《小马过河》为例,进行剖析。张教授讲到:对于众所周知的故事不需要过多的详解,我们只要让学生完整地去读故事,去感受故事的内容,学会叙述便可。并且,如果我们不是让学生重复他们所知道的东西,而是基于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给予一些更为简单的图画,让学生试着讲解,他们会更有兴趣去讲。此外,在写作课堂中,我们应分清主次,着力点要用在“写”上面,要实实在在地去写,而不是走过流程。哪怕学生刚开始写得不好,甚至一塌糊涂,都不要紧,关键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写,认真写。
三、关于评价标准。
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可一味地依照自己的要求而定,不可把标准定得过高,要多鼓励学生敢写,想写,要写。
四、关于思维训练和情感教育。
思维训练和情感教育都要“隐蔽”一些,不要过于渲染,应渗透在点滴里。从细节注重思维品质,注重表达的内容是否正确,前后是否呼应,务必要真实。真的才是美的!
五、系统性。
教师在写作课中,要分阶段进行写作指导,并且要有基本的指导计划。
再次,张教授就“写作教学”提出了四个“重”:重基础、重规范、重兴趣、重习惯养成。正所谓,文章好比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而写作的表达方式亦是越简洁越好。这里,张教授给我们指出了“动词”的魅力,在所有的词性当中,动词是最有生命力的,动词用得正确了,会起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最后,张教授就“写作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写作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 ,设计写作任务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学生的写作习惯,要狠狠地纠正,书写要规范,特别是大小写、标点符号以及字母书写,都要紧抓不放。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用简单的语言抒发情感。
在学生写作时,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不要说空话、大话、假话,所写出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真实情感,不可忽略学生的人格成长。
三、设计任务时,要从小题目,小事情开始。
写作教学中所设计的任务应从小的切入点入手,不可夸大,空洞,泛泛而谈,要有观点,有论证。
四、指导不宜过细。
指导过细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老师给出一个任务,是给学生一个支架。这个任务要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醒学生内在所有的思想和潜力,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才是有趣的。
五、关于写作知识。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隐蔽”,有些东西要让学生自己去把握,而不是自己一味地呈现的太多。
六、形容词、副词的使用,不要强求。
对于形容词、副词等词性的使用,不要强求的太多,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发现。
七、修改和评价。
老师在批改时,不可自说自话地随意修改,或说得太多,要实实在在地在看学生写出来的东西。评价要落到实处,不要太过于模式化,越简短越好。
八、备课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力。
备课时务必想想学生能接受多少,不要只想把所拥有的东西给到学生。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力。
总之,想要上好一节写作课,要符合以下几个标准:有意义即扎实;有效率即充实;没有花架子即平实;有深层即丰实;有缺憾即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