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世人如果事事都能按照道来做,那每人都生活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都很祥和、宁静和快乐。只是如老子所说,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确实是知易行难啊,而有些大道更是连知道都不知道,每个人都被局限在自己的认知里,而又何谈行呢!
比如说,写作,明明知道写作对个人成长非常有好处,我却很难坚持,常以缺少写作天赋为借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对于跑步,由于身体迫切需要,我已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五年,而且已取得肉眼看得见的巨大效果。
再说,路上骑车,大家都知道要慢骑,不要撞红灯,但偏偏有人不信邪,偏偏要撞红灯。今天早上在十字路口等绿灯时,离红灯变绿灯还有近40秒时,后面一个20来岁的小姑娘车后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骑着车往前冲,结果卡在我和我左面大妈两人之间,后面小男孩踩着我脚,她的车把也剐着了左边的大妈,结果,她一句话没说,一转眼,又挤了过去,左边的大妈无奈地摇摇头,说道:早那几秒钟,晚那几秒有啥关系!
过了马路继续向前,骑车走到前面转弯处交叉口时,远远就看到110、120的车停在路边,骑近一看,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正被护士往担架上抬,她的身体痛苦地蜷缩着。一个被碰的白色的电动车孤零零地躺在一边。又是撞红灯惹得祸!
再说,治国。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亦或是每一个君主刚刚上位时,都还能顾惜老百姓的利益,但往住到一个朝代向后期或一个君主当政的后期,则往往会自以为是,治国理念则会变成“君为贵,民为轻,社稷次之”。能自始自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国君则屈指可数。
正如老子所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首先要知道。其次要知行合一。再次,要长期地坚持如一。这真地太难做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也大不如以前,才更明白“贵在坚持”的深刻内涵,也更明白“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也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大器晚成。真得,不要羡慕那些早期成名的人,最值得佩服的是那些大器晚成的人。正如鲁迅所说:我每看到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