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手机,欣兰的心里终有了一点踏实的感觉。她知道自己离婚的道路还很艰难,但现在至少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支持自己,这让她感到些许的安慰。
欣兰的目光不自觉地转移到了窗外,窗外下着绵绵的细雨,但病房里却听不到任何声音。这种清凉又宁静的感觉让欣兰有些沉浸,这时欣兰的手机突然响起。欣兰接起电话,电话里传来张卓的咆哮声:“死哪去了?再不回来做饭,就不要回来了”。
欣兰早已习惯这种咆哮,她也从来没有对这个作为他丈夫的男人抱有过希望和期待,更不奢望这个男人会有什么样的改观。婚姻对于欣兰来说本来就只是一个任务,结婚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罢了。
从小,欣兰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是个可怜的女人。欣兰从来没有见过父亲,母亲也从来没有提过。同时母亲也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母亲的要强一方面体现在性格上,一方面体现在生活上。母亲为了供欣兰读书,一天打好几份工,每天都要早出晚归。那段时日是她母女两最艰难的日子,母亲的辛苦,欣兰从小就看在眼里,她也深知:只有自己努力学习才能让她们母女摆脱这样的生活。
初三那年,欣兰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应,她如愿的被外地一所知名的法学院提前录取,所以欣兰并没有参加高考。当同龄人还在备战高考的时候,欣兰已经在为自己的大学学费而努力。那段时间,她和母亲一样早出晚归,一天打几份零工,辗转在各种收银台上。虽然辛苦,但欣兰知道,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要过去了。
终于迎来了开学季,欣兰离开了家乡,踏上了大城市的上学之路。虽然生活依然紧张,但已经不用像之前那么辛苦了,母亲也不用连轴的打好几份工了。
欣兰进入大学后,母亲找了一份稳定且相对轻松的工作。欣兰也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圈子。也正是在大学里,欣兰认识了萧立。欣兰清楚的记得,她和萧立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辩论社团的招募现场。
欣兰一直觉得自己不善言语,要是能加入一个辩论的社团,或许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于是在舍友的陪同下,欣兰来到了校系唯一的辩论社团报名。
招募现场接代欣兰的正是萧立,第一眼见到萧立,欣兰就觉得萧立像小说里走出来的男主。他看起来很稳重,眉宇间透着一股自信和睿智。报名的过程很轻松,应招募的要求,萧立提了一个现阶段比较炙热的辩题来考验欣兰。欣兰虽然内心紧张,但为了能加入辩论社团,欣兰思考了片刻,便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欣兰的给出的观点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萧立听完之后,对欣兰的表现十分满意,并且邀请她正式的加入了辩论社团。从那天起,欣兰便成了辩论社团的一员。
进入社团后,欣兰和萧立慢慢的开始有交集,他们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一起参加辩论比赛,一起去图书馆。他们一起度过了大一的很多时光,慢慢的他们对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
萧立从小也是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能给母亲更好的生活,萧立也是拼命努力学习。这一切的一切都和欣兰的成长过程那么的相似,她甚至觉得萧立就是另外一个自己。从那以后,欣兰知道萧立开始在她的心里有了别样的位置。
或许是两个人太像了,惺惺相惜的感觉也在萧立的心里蔓延开来。其实萧立还没进入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胡欣兰”这个名字,因为当时法学院只特招了两人。一个是自己,另一个就是欣兰。只是因为不在同一所高中,萧立并没有见过这个和自己一起被特招的女生。
在社团招募会上,当萧立第一次看到欣兰学生证上的名字的时候,萧立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个“胡欣兰”。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萧立的猜想很快就得到了验证,但这一切萧立并没有告诉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