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税和内控
田老师做财务前后二十余年,做过具体财务工作,上市公司集团内部审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再从事财务培训与财务咨询工作,再到专职从事企业避税节税工作,从当初小白起步,慢慢做到对避税节税有所了解,到小有心得。之间过程,曲曲折折,有辛酸有汗水,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
财税之路,职业是越分越细,财务从业者的道路是越走越宽,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财务领域,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这几年的财务培训和财务咨询工作,因工作关系,接触到了各类民营企业家,也见证了民营企业的通病---发票和税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其中不乏答案,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在这个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民营企业家不是在监狱里,就是在通往监狱的路上。足以说明,民营企业家的尴尬的税收处境,一方面是政策的不倾斜,一方面是不断攀升的税费与人工成本,有些企业家就觉得如果不偷漏点税,就根本无法生存,特别是营改增以后,如果不买一点票或虚开一点票,完全正规得到来按照业务流程来做,开票报税,企业可能立马死。
在成功帮助我们自己的大客户,处理过N多起企业节税业务之后,在安静之余,田老师总会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人,都是国之精英,都是为这个国家出过力,做出过贡献的人,为什么在光鲜的企业家外表背后,在税这件事面前,是如此的低势能?可以说是“恐税”。更别说,当你企业的票据被认定虚开的时候,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怎么说,民营企业家,无论如何都养育着一帮人,这些人背后都是一个个的家庭,单单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些民营企业家都是棒棒的,是精英。但是在税局面前,在专管员那里,却是心理上的低势能。
这其实都和自己的公司经营方式有关,和公司业务处理有关,相应的带来的是税务问题,最后表现都是从财务部门出来的,财务部门是最终的替罪羊,一般都会抱怨财务部门没有处理好,其实是业务处理出了问题。
企业业务处理,绝大多数都是内部控制的问题,在说税之前,我们先聊聊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什么是内控?
我们常常讲内控,谁都可以说几句,但是不一定能透彻的了解,究竟什么是内控?控什么?如何控?
1、内控无处不在
首先要明白:内控无处不在。
内控与风险并存,伴随企业家与企业的一生,就是说从你经营企业开始,到你的企业因各种原因关门为止,内控你离不开一天,因为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只要你经营企业,一定有内控措施。
2、什么是内控
如果把企业的利润比作水,制度如果是盛水的工具的编织材料,那么内控就是工具的编织方法。
打个比方:老板今年的利润是一桶水,企业制度、成本不成文的规定、业务流程和表单等是我们编织的材料---竹条、钢丝、麻绳、布条……
现在田老师问问大家:
你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编织这个盛水的筐?
你的内控措施决定你编织出来的是竹筐,还是铁桶。
不同的内控,企业这个筐,盛水的效果截然不同。
如果你的企业的有如下材料:包括制度、人员、人员执行力、流程等,编织的出来一个竹篮子,我们都听说过“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谚语,本来老板觉得今年订单不少,工人也加班加点的干活,忙忙碌碌一年,结果到了年底一算,没赚钱!
估计老板的会疯掉。
所以内控是什么?
(1)内控是企业监控漏洞的方法,是一种理念,是时时刻刻不能松懈的一种精神状态。
为什么说是理念?内控不是解决一时的或某个具体问题的措施,漏洞时时刻刻都在不断的变化。
请相信田老师一句话:再完美的流程都有漏洞,漏洞无处不在。
(2) 内控是斩断一切人情的快刀。
内控不但要把权力放在笼子里,还要把人之常情放在笼子里。
多子女的父母最困难之处,是处理自己与各个子女之间的亲疏关系。很多时候,父母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父母面对亲生子女都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想想如果我们在企业里,面对的陌生人与自己的亲朋好友等,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你会不会为难?会不会偏向某一方?
好的内控措施,让所有不当利益无处藏身,你也不必为难,亲朋好友没有漏洞可钻,自然也不会张口。
【案例】:一个没有内控风险意识的二代,是不合格的二代。
我们有个客户,山西太原的企业,老爸经营供热企业,经过多年经营,积累了不少的财富。近些年来因雾霾原因,国家对燃煤企业管理越来越严格。作为企业家,这位客户敏锐的嗅到燃煤供热企业的风险,想转行。于是想做生态旅游产业, 在太原郊区承包了2万亩荒山,开发生态园与休闲山庄。因供热公司,一时还不能关停,他的主要精力还在供热企业,于是把生态园建设重任交给了自己的女儿。五年来投资五个多亿,现在还在不断的投资中。去年底来参加我们的《财务体系》课程的时候,我们的辅导老师和她接触的过程中,发现这位女士不具备管理企业的基本思维,并且企业也有很多的问题,由于田老师比较擅长做内控,也在做节税工作,于是伙伴带来见我。
建设生态园,会种不少的树木,采购树木是有门道可研究的。我问:“绿化采购归谁管?”说是归她二姨管理。
“财务归谁管?”答是财务归外聘的两个注册会计师管理。
“平时审查财务账目吗?看不看采购合同?看不看采购单价?”
答是看不懂,不看,有那么高水平的会计师管理,不会有问题。
“你五年来量没有量过你们采购的树苗的直径?”
她惊讶的问道“啊?量直径干什么?”
田老师直接无语了。
一棵树的直径差一公分,差多少钱?搞过苗圃的人士可以回答一下。直径差一点可能差不止一倍的价格!
这位女士从27岁接手总经理的职位到32岁,手中流出5个多亿,大家可以想想,用这种经营思维和这种管理理念来管理下属,会有多少不该花的钱被花掉?
企业界有个规律,上一辈人太强,下一辈人一般比较弱,为什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上一辈人把几乎能遇到的大的风险给剔除后,下一辈人在上一辈人创造的安逸环境里享受,没有接受过风险的洗礼的人,没有吃过亏上过当,不在真实商战的血雨腥风里冲锋陷阵的人,是没有战斗力的,这也是富不过三代的真正原因。
我们在座的企业家你们想怎么把企业交给自己的下一代?怎样训练下一代的经营思维呢?
内控是一种理念,是时时刻刻不能松懈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要把这种理念很好的传给下一代。
我们再看一个企业的实际案例。今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倒闭风险,但也有一个好处,大家有了充分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疫情期间,人们大多在家里对抗病毒,但是有一个不好的因素是,人闲是非多。3月2日的时候,收到一个伙伴的电话,说田老师救救急,他的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家朋友,因疫情期间和小股东闹矛盾,提出3亿资金免费给公司使用了5年,没有收利息,现在要利息,公司股东会也通过了,同意按照5%的年利率支付给大股东利息,本金暂不还。
企业可以一次性支付5年利息7500万给大股东,企业现金流充足,支付7500万利息后,并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但是让财务人员为难的是,发票怎么办?
企业给大股东支付利息,无票报销,白白损失掉1875万的企业所得税(7500x25%=1875)。
但是,利息票只能由金融机构开具,个人怎么开利息发票给企业?
其实,这个业务是有解决办法的,去税局代开,可以开“金融服务费”“资金占用费”“居间服务费”等等内容。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是:个人所得税怎么交?
税局代开,代开机构一般会按照20%税率收取“股息红利所得”的个税:7500x20%=1500万。
一下子交1500万的个税,大股东心疼了,舍不得。
通过各种关系通道,最后找到田老师这里。这个局其实有办法破的,找个税率低一点的税局开票就好,不一定非要交20%就是1500万的个税。
最后通过我们找到个税税率低的税局代开发票给企业,一个点增值税税率的情况下,总费用大约4%,帮助个人节省1200万个税。
但是这里有两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 代开发票地点:个人代开发票应该在哪里代开?业务发生地、户籍地、工作地、常居住地?
二、 股息红利所得:开“资金占用费”或“金融服务费”,核定为经营所得。
好,这期田老师说税,就说到这里,下期,我们再会。
原创作者 田英宁 金财云高级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