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兹问:我发现社交的时候处处需要拿捏分寸,就连表达喜爱和讨好一个人都要控制火候,太热情了会招人烦,太hold住了又会给人感觉冷漠,请问如何很有分寸地示好?
任性学答念兹:
这个问题看似只是个社交技巧,其实非常值得思索。
我刚毕业那会,长辈告诉我在工作中与人交流要做到“不卑不亢”。听起来多简单的四个字,但实践起来可真是不容易啊。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乙方的工作,整天到处求人,还要维护好已有的人脉关系,是一份非常被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向他人示好甚至是讨好。这对于从小多少有点心高气傲的我来说着实是崩溃的。有时候电话或者微信里说了一大堆好话却没有收到同等的回应,甚至完全不被理睬,心下好一顿腹诽。
后来我换了一份工作,终于坐到了甲方的位置上,示好变成了被示好,讨好变成了被讨好,这个身份转换的过程,使我明白了很多与他人交涉的道理。
首先你要明白,当你试图去讨好一个人的时候,对方一定拥有被讨好的价值,因此也会有很多其他人去讨好他,他可能处于一个非常忙碌的应酬状态,因此允许自己被怠慢被忽略,不要计较类似于“他怎么也不回应我一下”这种最低礼貌要求。就算他匆忙地回复你一个“好”字,你还是会觉得对方太冷漠。
这里我再强调一次,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大家其实真的都很忙,不要指望别人有足够的耐心来好好了解你内心,费神照顾你的心情种种,因此表面的得体和分寸的拿捏才会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性交往都是通过浅层的印象来引导的。
人都喜欢和比自己高的人交往,正因如此,示好才会格外有难度。
太过密集的热情会招来反效果,我认为这其中话多惹人烦的成分倒还在其次,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给对方一种他跟你的地位差距非常大的感觉,你们两人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他可以俯视你,也就意味着你对他而言就失去交流的兴趣。
还有些人碰到需要讨好的对象反而会表现得格外冷漠,这个现象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我自己曾经也有过这样的阶段,遇到真正重要的人,会诚惶诚恐,生怕热情招人烦,客套话说多了会显得假,于是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己放到完完全全被动的位置上去,结果导致对方说得比我还多,反倒我更像是那个冷漠的需要被讨好的人。
后来当我自己变成了被示好的对象,遇到这种内热外冷的小朋友,才发现这样真的会有一种很“失礼”的效果。
明明是你求我,却没有给出相应的主动和热情。这使得交往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逻辑被打破,从而生出一点莫名其妙的纠结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当一个事情没有水到渠成的顺畅感,就会对这段关系生出反感。
其实不只是工作,追求喜欢的人也是一样。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交媒介越来越多,人的社交面越来越广,选择也越来越多的状况下,对一个彼此不那么了解的心仪对象表达好感,同样非常需要拿捏其中的分寸。
示好,要大大方方表达你的好意,不要掖着藏着。
其次,要言简意赅,表达的质要大于表达的量。
热情当然是好的,但不要像发射连环炮一样给予对方持续不断的热情。
要一句顶一万句,不要罗里吧嗦,你的好意恰当地表达了,对方就知道了。
有时候被示好的人也会自谦,点到为止的好意会让人觉得这是正常的客气和礼貌,不会因此而自我膨胀,对你依然保有敬意和兴趣。
恰当地示好是一种能力也可以是一种魅力,当你掌握这门学问,你就有能力化被动为主动。
当然了,也会有人说如此一来,人与人之间会因为太多技巧而流于套路,缺乏真诚。但我前面说了,这个前提是,在大家的工作生活都很忙碌,社交面越来越广,选择越来越多,彼此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沟通更加需要效率的背景下,需要掌握的学问。
所谓套路,来自对人们普遍心理的体察。
不论是示好还是示爱,其中所蕴含的的理解力与包容心,恰恰是证明自身魅力的最好机会。就好像学习文学的修辞技巧,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表达出内心的真实。
引用木心的一句话,请诸位自行体会:
“文字的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我十二万分地爱你,就不如,我爱你。”
(责任编辑:好谢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