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就是“看见学生”。只有看见学生,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发生。在班级管理时,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那就是“看不见”学生。这个“看不见”不是物理层面的,而是心理层面的。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看见”学生呢?
一、看见学生的天性和个性
因为家庭环境、成长境遇不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也是不相同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所以,在处理学生个性问题时,不能简单粗暴、一刀切式管理——该因材施教的要因材施教、该个性化教育的要个性化教育。
二、看见学生的当下处境和努力
每个人都是有被尊重、被认同、被接纳的需求。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点,会发现那些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学生都渴望被“看见”。若能“看见”学生,学生们便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愿意尽情展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在“我是谁和我将成为谁”的张力中不断自我突破,实现新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学生也会感受到教师的“在”,并会期待教师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