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心智力量,但我并没有详细描述它。接下来,大家可以跟着我一起了解心智力量到底是什么。
1.开启自己的心智
开启自己的心智,相信大家对这个小标题不太理解。什么是心智呢? 作者在书中写道“心智主要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a.获得知识;b.应用知识;c.抽象推理。”
在我看来,心智就是你掌握你学过的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自如,用来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在遇到一个问题时不会立马得出答案,而是在经过自身思考后,再说出结论。
在书中还提到了一点,一个人智商很高,大家会形容为“聪明”。然而,一个人的心智能力非常强大时,我们往往会用”睿智“。并且我们常说的“智慧”与智商无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人能用“聪明”成功获得博士学位,,却可能因为缺乏“智慧”而上当受骗。
由上面的内容可以得出,心智可被成为智慧,即自身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控制自己的大脑
首先呢,我们需要控制自己的大脑。相信有些人拥有过这样的情形。
或许是考试临近,或许是工作需要,现在必须读完一本书。这本书呢,不能一目十行的看,需要你仔细阅读并理解。经过一番挣扎,你决定开始看书,坐到沙发上,翻开某一页开始看。过了一会,你觉得有点渴,然后去找水喝,在喝水的时候呢,手机上收到了一条推送。看上去还行,于是点开它,看了一会,然后呢又回到沙发上开始看书。这时,你的手机又收到了一条消息,是好朋友叫你出去玩,于是你就跑出去玩了。结果呢,就是你书没看完。
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你的大脑太活跃了。一个人拥有活跃的大脑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在有些时候也可能是件坏事,就像上面的情况,你的大脑非常活跃,并且你的注意力容易接受它的指令;所以在你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它在不停的操控你的注意力。然后,就这样被大脑所左右。
关于这个,我们应该知道:你的大脑不是你,你的大脑是“你的”大脑。尽管用它思考,好像是它在指导你,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能够控制你的大脑。
也就是,你的大脑只是为你工作,你能够有能力自己控制你的行为,而不是让大脑控制你的行为。你能自由的选择看待某种事情的角度,不被情绪和环境所影响。
3.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痛苦、快乐和同情等等。我们先说痛苦吧,因为我们平时好像并不需要控制自己的快乐。痛苦有肉体上的,精神上的,还有两个方向都有的。
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其他的事物好像在我们的世界里消失了,全世界只剩下痛苦。因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并且,别人的痛苦我们又很难真正的做到感同身受。
大家可以尝试回想一下,昨天让你觉得痛苦的事,前天使你痛苦的事,上星期使你痛苦的事,上个月使你痛苦的事,去年使你痛苦的事······你会发现,越久远的事,你能想到的越来越少。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遗忘痛苦,是我们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
那么我们再想一下快乐的事情,比如说表白初恋成功的那一刻,知道自己考上清华的那一刻,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这些快乐的事情是不是特别深刻。
关于这些,我们应该知道,如果做一件事是快乐的,而做另一件事是痛苦。那么,我们会对快乐的那件事印象深刻,而随着时间遗忘的会是痛苦的那件事。
那么我们在做一些需要记忆的事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那件事是快乐的,这样的话,记忆效果会不会好很多呢。我相信,肯定会比你觉得那件事是痛苦的效果好。
也就是通过心智的力量,让自己在做事的时候觉得快乐,从而得到更高的效率,花同样的时间,收获更多的知识。
4.推迟满足感
相信大家对这个小标题并不陌生,他也有另一种说法叫做延时满足。
关于这个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实验。实验者找来一批四岁的孩子,给他们每人一块糖,并告诉他们若能等主持人回来再吃这块糖,则还能吃到第二块糖。最终实验结果是一部分孩子等到主持人回来并得到了第二块糖,另一部分呢,则是忍不住诱惑,早早的吃掉了第一块糖。接下来的跟踪调查得到了很有趣的答案,那就是忍住不吃糖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成功的概率比吃了糖的孩子高了许多。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取得大的成绩就不能急功近利,要坚持奋斗,用长时间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在生活中,“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但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能学会的能力。并没有人天生就能获得它。因此,只有极少数人显得与众不同,而其他人则会觉得”我好像看不出来差别在哪”。
由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
1.心智力量是人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心智力量是人们控制大脑的能力
3.心智力量是人们控制情绪的能力
4.心智力量是人们为了取得大成绩而放弃短期的利益的自我控制力
参考书籍:《把时间当做朋友》
爱读书,爱健身的大学生。希望每天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分享一些自身读书的感悟,让更多人优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