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每个人都想要改变世界,却没有人想过要改变自己。”
当我们省察生活,我们常常会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悦。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自己人生中的各种不顺归咎于不可控的外因,周围的人群或是周遭的环境影响。
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聚焦在外界:如果我的另一半能对我的需求更为敏感;如果我的孩子能听从我的指导;如果我的老板会更欣赏我的努力;如果我的父母会对我感到更为自豪……或许这样,我才能够真正有所成就。
诸如此类的想法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害的,因为我们在不断因为自己遭受的挫折而指责别人,我们自己却不会做任何事去克服挫折!就像来回摇摆的钟摆,或是半山坡上的孤石,我们始终是一成不变地过完余生。
这里,我们就要来谈一下“惯性”的概念
按照韦氏词典的解释,“惯性”是指一个物体在不受到外力强制干扰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在静止或是运动的单一状态下。
比如说,一个物体如果在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减速或停止,否则就会一直保持运动状态。如果这个物体是静止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开始运动,否则就会维持静止状态。
你看钟摆,只要没人去人为地改变它,它就恒定地在那一块区域里左右摇摆;再看那半山腰上的孤石,它很满足地在那里亘古不变地存在着,就在同一颗万年青下,就在同一条小溪流旁,同一条虫子从它身上爬过,同一株野草擦过它的身躯。
除非有外力作用,除非有其他滚落的石头把它撞离了原位,除非被远足者前进的脚步踢到前方,除非有孩童嬉戏,捡起它又将它抛向远处,除非经年累月的雨水将它冲刷成灰成土,与大山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真正的无能为力的存在状态。
但是作为人类,我们却并不像钟摆或是孤石那样无能为力。
我们不是惯性物体。我们不需要等待外力作用来改变自己——事实上,外部的力量是无法真正地改变我们的。
然而不幸的是,即便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做着不喜欢的事情,对生命中发生的一切有所不满,我们仍然更愿意呆在这个由自己创造的一成不变的环境中,而不是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状。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更趋向于每天重复做一样的事情,然后重复一样的收获。如果我们享受我们生命中发生的这一切,那自然还算不错。
可是如果我们无法从这般重复的收获中得到快乐,那就悲剧了。
除非你先从心底主动自我改变
否则都只是白日做梦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必须激励自己。
有人说别人也能够激励我们,这是个极其错误的观点。
除非你先从心底主动自我改变,否则你渴求的任何改变都只是白日做梦。
所有的改变都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我们必须主动行动,而非守株待兔。只有意识到这点,我们才能够做出积极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将为我们带来实现目标和收获人生的快乐和满足。
每一次改变都充满了困难和挑战,让人有所畏惧,但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梦想,我们必须要做出改变。
当我们突破重重险阻完成改变,再回首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有所成长,并且我们的努力有了回报。
或许,我们在职场上有所提拔;或许我们换了新车;或许我们对爱人更耐心、更关爱;或许我们付得起孩子的大学学费了。
当然,未必所有的或许都能成真,但是这些改变让我们越来越明白我们是谁,我们可以完成什么目标;而且,我们变得更愿意去多尝试一次。
更让人兴奋的是,我们不必再等到一个纪念性的时刻来迈出我们的第一步。我们随时可以选择改变自己和我们的人生旅程!
花时间去想我们的初心以及
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当我们为下半年设定目标和做出决定的时候,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够花时间去想想我们的初心以及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期望。
除了我们自己,我们谁也无法改变。
如果我们不喜欢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或是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就该向自己或是我们的爱人做出承诺:我们会改变。
也许这有点困难,因为我们都不擅长这么做。但是想象一下,我们被赋予一种生活——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能以此去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
在那里蕴含着我们真正的力量!
所以,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如果我们继续尝试,我们会愈加得心应手。
而那,就是一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