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笺《襄公四年》魏绛言晋侯为其中段话语事,判定曰“语中断而脉遥承之例莫早于此”。又根据金圣叹批《水浒》,言鲁智深打断和尚之话头曰“章法奇绝,从古未有”之句,判定金圣叹未细读经史也。读书如先生者,可谓博览也,每每能指出前人之误。
某所感兴趣者,是《左传》之记人记言之方法,与后代之史笔不同,以其“语言精炼,文辞优美,其叙事手法历来为人称道。唐刘知几评曰:‘或腴词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百度百科》)。似乎不是撰史,写万古流传之文章。又前则言及《蒙古秘史》,《百科》亦言大量引用诗歌、谚语等等,文辞当不下《左传》。再,司马迁之《史记》,人称“无韵之离骚”,其文学价值亦很高。而某读前四史之后文章,不过某年春正月,帝幸某某而,言而无味,读之生厌。
何以前后史书撰写文辞差别如何之大?盖《左传》、《蒙古秘史》类,原为原始史书,其源头为说书唱戏之类,口口相传,其准确性不可知,但其文学性必须很高。否则,无人听瞽翁说书也。国家派人持铎听风,其记录亦当文辞优美,无论司马迁、班固,大量文字之处理,见猎心喜,必不忍心删除也。后来国家对大事皆有记载,专门安排人记录,内史外史之类。文天祥《正气歌》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是春秋战国时既有国史之记载。这种记载,按照写史要求,被记载之人不可借阅,晋董狐笔是也;然刚烈如董狐者几人?传言宋太宗大量删除艺祖《起居注》后,方才公布《太祖实录》,其可信程度不阅而知也。既然原始文字不可信,撰史者勿用文辞措辞,直书即可。另,董狐父子之惨烈,众人引以为戒,文辞优美固好,惹当局麻烦,无命书写,孰重孰轻,不辨而知。
史之真伪,民间历代有异,如清代光绪帝之死,国书皇皇而言,民间皆言为慈禧迫害。近读《知乎》,有文言及检测光绪衣物,其砒霜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显然为中毒而死。然,未有确切证据,不可轻易言史书之伪。至于文辞,诸君且捱乎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