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人相册
私密群相册这个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早期就有很多产品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交互逻辑一般是用户建立一个共享相册,邀请其他用户进入即可。先不说这是个低频需求,就上述的交互方式决定了其较高的进入门槛。邀请其他用户加入意味着我在这个应用里面必须有关系链,比如我建立一个家人共享相册,得号召家人都下载并注册这个应用。就这个关系链的导入结合该需求的低频性,这个产品很难做到一个较高的日活,更难有付费用户愿意购买云空间,其用户规模甚至难以覆盖高额的服务端维护成本。
由于微信构筑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关系链,私密相册的需求一定程度上被提高了。「多人相册」这个小程序很好的利用了微信的关系链,将进入方式几乎降到最低。加入共享相册极为方便,将你创建好的相册页面分享给好友或者群,只要有人点开这个小程序就算加入了该共享相册。虽然这个做法对于私密性没有保障,只要不随便分享问题不大。
二、互联网基建
互联网平台型巨头在互联网世界,就像铁路、高速公路、电网、航空、银行是实体世界中的基础设施一样,他们是互联网世界的基础设施。当然互联网世界发展迅速,迭代频繁。也许今天A是互联网基建的巨头,很快B颠覆掉A成为新的互联网基建。
在当前这个阶段,谁都无法否认微信就是这个互联网基建。既然如此创业者需要做的不是怎样去避开它,而是看看他们这些平台有哪些可以为我所用的。
三、利用微信关系链
所有的c端产品都需要用户,获取用户成本最低且最有效的方法(可能)是初期种子用户的自发分享。早些时候的移动端产品为了方便用户分享,想要获取用户的手机通讯录,期望利用用户的通讯录关系链带来新用户。可以判断移动互联网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该做法的收益几乎为零,模态弹框要求获取用户通讯录,不仅用户侧体验极差而且大部分用户会点「否」。
聪明的产品都会想方设法利用微信的关系链分享一个web页面到微信群、微信好友,我们为了激发用户分享的动力,设置了各种活动、各种成就奖励。虽然这个的体验已经相对好很多,但是被分享的微信好友们转化到 Native app 还是有很大的门槛。他会不会点击这个web页面的「下载app」按钮呢?下载好后再走一遍注册流程,输入手机号,等验证码,再输入?就算微信登录,界面跳来跳去还得点授权。就这些操作仍然都是门槛。
只有微信小程序可以天然无障碍的使用微信的关系链。当小程序分享到微信好友或者微信群后,朋友们点开即可体验该产品的核心功能,不需要下载,种子用户自发分享后拉新的门槛极底。
很多创业者理解小程序所扮演的角色仍然像公众号一般,为了给app拉新流量。由于微信官方对小程序限制不能超过1m的大小,和小程序内容页任然是webview的设定,它能实现的功能点和体验一定不能和客户端native app相比。但是找准核心用户做好小程序的核心功能体验,其对native app的转化率绝不是公众号所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