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的朋友应该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怀左同学吧,他是简书的签约作者,是励志成长文的代表作者。今晚听了他干货满满的分享,收获颇丰。
分享前,他做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他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文学专业,正在读研二。如果是两年前的今天,他刚考完试,正在家里瑟瑟发抖地等待考研成绩。
他说,研一到现在,空闲的时间他都在写作。2017年这一年他看了200多本书,写了50多万字。其实最开始设置的目标是100万字,当时以为很简单,后来发现能写50万字对他而言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写了一年时间,也有了一点点小小的成绩。微信公众号有了几万的粉丝,在简书签约,有几万的读者。两本书预计在明年出版,每个月也有了一定的收入。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在印证自己的一个做事观念: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有的。
这次的分享,他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分享:
一、写作路上,我是如何快速成长的?
1.别人说我不行,我偏不信
总有读者问他,为什么别人可以找到喜欢的事情并且做得很好,但是自己却找不到。
而他并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自己喜欢的事,不可能一件都没有。但是不一样在哪里呢?那就在于很多人放弃了他喜爱的事情。
很多人的状态其实是这样的:
——我曾经喜欢过,后来呢,弄丢了。所以到现在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做什么。
这样的状态其实很普遍,导致大家越来越相似,慢慢的变成自己曾经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喜欢的事情。
同时很多人,曾经有很多喜欢的事情,后来变成这样的人之后,还会用自己的这一套经验告诉后人:不要再谈什么梦想,再谈什么努力,该干嘛干嘛。
这样的事情很普遍。不能简单的说好或是不好。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是对喜欢的事情不够坚定。另一个是喜欢的事情太多,贪多的后果就是什么都想做,却什么都做不好。
最近他个人的事多,心有烦躁。便与朋友聊天,朋友告诉他,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可能就是最大的成功。
怀左同学2016年8月开始写作。那会他刚考完研,在家闲着没事,朋友就建议他去写写文章。他想着也要陪母亲,那就试试吧。于是他选择了简书和公众号,注册账号并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一开始阅读量也很低,只有几十。第一篇只有二十几。但发出来的时候很高兴,文章被人看是兴奋的也是紧张的。
怀左同学说到村上春树从开店到写作的经历。一开始他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喜欢他,但他在《当我在跑步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里写到:“我只想认真写,哪怕只有一个人说,你写得很棒,那就是一种成功。最起码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虽然人不少特别多,但也是一种认可。”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家人和朋友并不支持,甚至反对,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他就觉得不高兴了,首先觉得他们想多了,这只是一个爱好。他的年纪年纪不小了,能找到一件喜欢的事情不容易,人越长大越不容易找到自己的爱好。其次他是个好强的人。越是别人觉得不行的事,他就想究根追底。
于是开始在简书上面写文章,一开始阅读量也不高。后来发现简书有一批作者叫做签约作者,阅读量很高,他看了几个人的文章,觉得自己其实也可以写出那样的文章。
为了更好地进行写作,他开始大量读书,开始分析签约作者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到结构,还有写法。去研究他们文章里情感的调动,收藏金句,找出共鸣点。
2016年的八九月,他每天都在研究这些,他结合公号的文章和时事热点,慢慢找节奏,从写法到结构,一点一点找感觉。
所以到现在,他个人已经形成自己的节奏,他的特点是喜欢写短句,节奏明快的,简练的句子,并且转化率非常高。
怀左同学说写作是练出来的,学出来的,这点和我看的一些书还有一些写作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就像我们小时候都写不好作文,慢慢地读的书越来越多,学会揣摩别人的文字,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学习,我们都在一点一点进步。
2.获得快速成长的几个思维
他说,好的思想制造好的行动。
第一,实践第一,反思第二。
这不是告诉我们反思不重要,而是要让我们明白,实践才是更重要的。
很多事情不可能等你完全准备好再开始做。其实可能当你准备好了,你已经不想去做了。就像大学旅行,叫同学一起去,他们都说毕业了赚钱了再去,而现在他们毕业了,赚钱了,但依然哪儿也没去。
所以,一个好的做事思维是在实践中完善。比如写作,不可能等把技巧都磨练好了再去写,因为这个就是在实践中磨炼。
不要等他完全准备好了再去做,因为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被完全准备好。
插播讨论区:不是你优秀了才开始,而是你开始了才优秀。你在做的时候就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二,不要给自己设限制
现在这个社会大家压力都很大,也很累很忙,却没有多大提升。很大的原因就是给自己设置的限制太多,当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总是瞻前顾后,告诉自己说这件事太难,或者用常用的借口不喜欢来拒绝做一件事。
他举了一个例子,和一个同学聊天,他想要找互联网的工作,因为他们是文学专业,但不是所有人毕业了都想要当老师。后来那位同学并没有去网络公司,问他为什么不去,他说太难了没有经验,肯定不会要他。再问去试了吗?没有。
如果连门都没有迈出去,还谈什么进步,自己都否定了自己。勇敢地去试一试啊,一家不行就十家,十家不行就二十家,哪怕试用一个月,没被录用,也学到了经验,去下家就更有底气了。
他又举个了例子,很多人觉得学生阶段没有钱,就不去做很多事情。但事实上最值钱的不是钱是时间。
他还分享了两个感悟:一是不要用你现在的眼光去衡量你未来的价值。在这个阶段学到过硬的本事,过硬的技能,之后都能换成钱。未来是无价的。二就是不要觉得时间不值钱,善于利用时间。
第三,读写结合,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读书和写作一定要结合起来,然后再去追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家都知道读书的好处,但我们真正要做的应该是,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少其一。
很多人读书停留在浅层,看故事,看人物,看完了故事情节就以为这本书看过了。很多人觉得《百年孤独》看不懂,看了一遍甚至没看完就不看了。然而,真正伟大的作品往往有深厚的内涵和精巧的技法,如果你只是浅尝辄止,那就等于没读。
读书不仅要了解表层的故事和内容,更要对他进行本质属性的概括,评价他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试着从创作者的角度去分析,把自己当作马尔克斯,想一想要在一本书里囊括一百年的历史和百年的变迁,应该怎么做?把自己当作者去揣摩,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这时候就有人问了:读书的时候如何思考?那怀左同学就感到疑惑了,难道读书不用思考吗?由此,我想到孔子先生的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很危险啊!
那究竟要怎么思考呢?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例:孙悟空一开始大闹天宫,后来却去西天取经。像孙悟空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为什么后来那么听话?为什么他由一个反抗者变成一个归顺者?猪八戒原来是一个赫赫的元帅,为什么后来甘愿去当猪了呢?想一想这些人物性格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天庭的人人,取经人人代表着什么?可以想出很多和以前不一样的东西。
写作是对知识和经验的再度思考。写作是帮助我们把知识和经验进行再建构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就比如有人喜欢写书评,为了写得好,为了说服别人,为了让别人通过你的描述对这本书有所了解,你肯定得先把书读好,同时还能用自己的语言和缜密的逻辑表达出来。
第四,多交优秀的朋友,正能量的朋友。
怀左说到,他有一个朋友在北京工作,每次遇到问题,怀左就会去请教他。而他也总能给出中肯且有效的建议。
一个人的时候容易闭门造车,遇到问题会钻牛角尖。而和一群优秀的朋友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大的能量。比如,他和小五聪聪一起写文章,总能碰撞出新奇的想法,他们一块聊天一块玩都很开心。优秀的朋友的神奇作用就在于,他们会带动你,拉着你一起进步。
插播评论区提问:圈子太小,交不到朋友怎么办?
怀左同学说他自己的圈子也很小,但是通过写作交到了天南地北的朋友。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想要拓宽圈子再简单不过了。
二、新手写作应该避免的误区
1.文章写完就可以发表?——对自己的作品要心存敬畏
一写完一篇文章就着急发表错,会导致错字连篇,甚至有很多人“三de(的得地)”使用不规范。
而这些低级的错误也会导致他人对你产生误解。俗话说“文如其人”,对自己文章不负责的人,能做好其他事情吗?
2.日更是最努力的姿态?——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日更”可谓是写作者一定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大众对日更的看法也是毁誉参半。日更的高手自然是有的,他们的文章质量高,能够旁征博引,娓娓道来。
但作为新手应该明白:日更的大神都是读过很多书,写作很多年的,他们往往是写作中的高手。对于文章,他们信手拈来,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他们也可以不经思考,不用构思就直接写成文章。他们是老司机,技术娴熟,而我们都是新手,新手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怀左不建议新手一开始就日更,而应该注重学习和积累,学习文章的写法,结构和技巧,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的努力都是瞎努力,是不思考的努力。而选择是要动脑筋的,要去权衡利弊,很多路口都直接决定了我们人生的走向。因此,选择比低层次的努力更重要。
他见过努力的人,写了100多篇文章,但阅读量和结构毫无变化,甚至第1篇和第100篇几乎相似,没有太多进步。感觉是在努力,但进步却不大,问题出在,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简单的重复和盲目的数量堆积。这种努力毫无用处!
相信很多人都日更过,把自己心力交瘁,却做不出成绩。感觉自己天天都在写文章,但是呈现的数据却惨惨淡淡,好的文章寥寥无几。
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应该好好反思,想一想如何提高质量,想一想创新的程度,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动脑筋。
怀左分享了他自己的一份数据:去年在简书写作5个月,积累了900个粉丝,公众号800个粉丝。后来注重文章质量后,一篇文章直接带来了5000个粉丝。
3.模仿爆文就一定会成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新媒体时代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篇爆文,什么《在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对不起,爸妈给不了你800万的学区房》,这样的文章一出来,就有很多人模仿,然而盲目的跟风并不能取得想要的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固定的目标群体,如果你的读者是大学生、高中生,他们不会对学区房感兴趣,如果你的受众面是宝妈,她们也不会对奚梦瑶在哪里摔倒有太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就好。
4.好的标题就是全部?——标题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只想当标题党。
新媒体时代,标题确实很重要,因为大家都很忙,标题可以起到吸睛的作用。
虽然标题很重要,但它不是全部,标题应该要和内容结合。这就好比你走进一家饭店,他不给你上菜或者菜难吃,那你就会选择离开或者下次再也不来了。
取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标题只决定文章的初步打开率。你想让别人喜欢你的文章,想要留住读者,接下来你就必须拿出过硬的内容,让别人觉得你的内容走心,那么他下次还会再来。
怀左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每天收集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标题,去学习他们的结构、技巧,然后拆开元素,结合自己的内容想出好的标题。与此同时认真写文章,将观点和亲身经历结合,力求做到走心,再去打磨句子,然后慢慢取得一点一点的进步。
5.新媒体的门槛很低?——免费的,往往都是最贵的。
怀左暑假时的一篇文章《原来免费的,到最后都变成最贵的》转发率很高,人民网也转发了。可以去看看,看完你就明白为什么免费的最后都变成了最贵的。
想要做好新媒体,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一个团队都不一定能做好。新媒体运营从内容但运营到策划再到活动,这方方面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你需要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给自己充电,想做到什么程度,就要舍得付出相应的努力。
三、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收获什么?
1.个人的快速成长
他是文艺学的研究生,主要学习文学理论,学习枯燥,于是别人不上课的时候都在玩,或者上课的时候也在玩。而怀左同学宛若一股清流,别人上课睡觉他学习,别人下课游戏他学习,别人出去吃喝玩乐他学习……
他努力学习文学理论,还广泛涉猎小说,心理学,广告,营销等各方面知识。努力做是一方面,同时会得到报酬,而得到的报酬不是存起来,而是用来体验新事物。报感兴趣的课程,去旅行,看话剧,看比赛。和老师聊聊天,学习人生经验。
和报纸的编辑老师聊天,谈传统媒体,一个小时的时间,收获颇丰。
由此得出做事的体会,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能做好一件事就很好了。钻进去,越用心进步越快!
评论区:开公号什么时候最合适?
这句话等于在问我什么时候开始跑步,什么时候开始写文合适。减肥,什么时候最合适?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是十年前,另一个是现在。
2.个人品牌的树立和传播
文章就是传播自己的最好的媒介,也是最便宜的。花钱去推广,也不一定有人会看见你,但把文章写好,就会有很多人认识你。
去年的现在微信好友300多人,现在有两个微信号,加起来10000人。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很多关系很好,一起聊天,一起学习。得到的机会,报酬,人脉,都是通过文章这个媒介。
评论区:为什么工作了还要去考研?
小时候喜欢读书,刚工作的时候觉得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还有机会改变,喜欢读文学。
问自己会后悔吗?总想混得更好。四五个月,试一试,行就上。
个人品牌举个例子,学生,文章的传播,认识更多优秀的同学,成为校园风云人物。工作,获得额外收入,得到领导赏识,更好的机会。写作给了普通人树立个人品牌的机会。
3.实现一个出书的梦想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梦想。如果有出版社跟你说,你的文章挺好的,愿意出版吗?肯定愿意的。现在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多出书的机会,当你有了一定的资历,文章有了一定的影像力的时候,一定有很多出版社来找你。几十个
怎么做到这点?开始简书写作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研二签约,一年半签约,时间上只用了几个月。30岁出版书,已经有了两本书在做着。
很多事并没有那么难,看你的努力程度。不管在简书还是公号写作,当你的文章质量和数量程度,就会有出版社来找你。粉丝10000的时候有出版社找
4.额外收入
钱能买来一些更重要的东西,课程,经验
写作的稿费,公众号的广告费,其他的额外收入。
越做越好,钱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但不需要家里资助,每个月有10000+的收入。
大部分都花出去了,买课程,买书,不学习就没有想法。不攒钱,用钱去换知识,正循环。
交流讨论,解疑答惑:
1.为什么读完一本书理解得非常浅?
这一说明你读的书太少,所以思考的秒也不广,你局限在现有的知识里,自然不能理解那些深层次的东西。二也说明你的阅历不够,一个阅历丰富的人往往对事物会有更多的看法,看问题也会更加全面。
2.读书会提高自己的写作,有些书很枯燥,一定要逼自己去读吗?
一开始不要去收集太多书单,挑自己喜欢的书看就可以了。我不会推荐你一开始阅读就看《百年孤独》,你没有兴趣也看不下去。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你能看的下去的书呢?你喜欢看武侠,那就读金庸。喜欢啥就读啥呗,等你看到书多了,你能接受的面也会越来越广。
3.关于读书笔记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买纸质书,直接在书本上做批注,写心得。看电子书,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可以做摘抄。也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吧,学无定法。
3.写作五个月粉丝900多,是如何坚持下来?
一开始并没有想太多,不去想几千几万的,就是觉得这事儿挺好的,让自己的生活充实了,自己觉得蛮快乐的,那就坚持下去吧!至于能不能写出爆文并不着急,只管写。写五个月不行那就写一年,一年不行就三年。
——既然遇到了真正喜欢的事,希望你要坚持得久一点。
4.文章中引用的原句是如何寻找的?
一是读的书多,背了很多文章诗句,想到了就写进去。二为了提高准确性,会去百度找出原句,摘抄进去。
5.大学的恋爱观
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的,能够相互影响,两个人相处得越来越好。恋爱中的大忌是计较,不要求回报,多付出吧。!
6.旅游有什么方法?
曾经出行7天只花了1000,但并不建议这种方式男孩子应该要多走走看看,打打工攒点钱,去看看这个世界。出行前做好攻略,做好预算,吃方面比较省,有时候都是吃泡面。
本科的时候就坚持一段时间就要出去一趟,现在依然一个月一座城市,已经去过30几座城市了。
7.王小波说,读好的小说比杂文讲道理要有意义。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太多人不读小说,只读管理类成功学。这些书读的时候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然而读完之后等于没读,压根用不上。
人啊应该多读经典作品,那些经典的作品往往渗透作者的人性智慧,人性的思考。这样的书读得多了,对你的帮助很大。当你遇到问题了,靠的就是你的精神,你的原则,而不是靠具体的技法技巧。
反复读经典作品会有精神上的共鸣。他很喜欢《大秦帝国》,这套书义工11本书,他在大学的时候读了4遍,每年读1遍。他能熟练地说出其中的某个情节,这个情节一度让他看了想哭。
8.平时从哪里获得写作的题材和素材?
喜欢读书,读得多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就融会贯通起来了。大学时候一天读一本书,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实际上,他看书的时间量很大,每天六点起床,12点睡觉,本科课的时候课不多,不好不喜欢的课就直接逃了,然后泡图书馆看上一天的书。
他看书不是一天看同一本书,而是上午下午晚上分别看不同的书,有的快有的慢。有些书大学时读不懂,后来再看自然而然就懂了。
9.连载会有出头之日吗?
形式不重要,譬如《鬼吹灯》就是连载,不是一样红得一塌糊涂。关键还是看实力,看能力。能力强,自有出头之路。
10.什么样的书适合精读,什么样书适合泛读?
很简单,经典作品适合精读,每过一个阶段去读都会有不同感悟。比如《活着》《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经典作品,都值得反复阅读。另外像方法论的文章,励志文学,泛读就够了。
11.《边城》的好在哪里?
最好的语言其实就是最简单的,而不是花哨的语言。也许你看的时候觉得好简单,我也能写。但是你去写根本写不出来。比如鲁迅,老舍,沈从文,阿城,汪曾祺的语言,看着都很简单。然而你把花哨的语言去掉,剩下的,最简单的才是真功夫。
12.写文章怎样确立自己的风格?
这问题好比穿衣服怎么穿出自己的风格,可是你只有两件衣服,还都那么破,要怎么穿出自己的风格?写文章也是一样,只有大量的写,在实践中调整,做得多了才能确立自己的风格。
以上是2017年12月27日怀左同学免费分享会的所有内容,我是边听边做笔记的,听的时候做了简单的记录。然后昨晚到现在一直在整理,也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其中他说的一些情况和问题也是我正在面对的。
很感谢这样的一次分享,可以让自己醍醐灌顶,让自己更清楚自己所处的阶段,也能更加明确要做的努力。
如果我的记录能够给你一点帮助,那么这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