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J妈妈在微信上甩给我两张截图,急吼吼地问我怎么办?
我一看截图,是小J妈妈跟数学老师的对话,妈妈问得很仔细,说是某个方程孩子不会算,不知道验算,不知道为什么要用乘,问孩子课堂表现怎样?
老师答一个字也没动,还被没收了本子,喊了几遍也没答应。老师还趁机大肆吐槽,说这个班不好带,他不止一次在班上发脾气了,看小J的妈妈负责才管着小J,说了几遍家长没反应的只要不妨碍教学他也懒得管了……balabalaba
妈妈跟我说作业都不会,考试卷子都不交,老师问也不理。
隔着手机我都能想象小J妈妈焦灼的脸。虽然交流不多,平时就感觉她是个特别焦虑的妈妈,对孩子的学习盯得死死的,每一步计算都要着急,难怪孩子受不了了。
小J与缤缤年纪相仿,是个爱阅读的孩子。我根本不相信她是真的厌学。
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妈妈要放松,要把紧紧盯着孩子的眼睛,转移到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上去。放松下来,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与她建立心与心的连接,现在她已经很逆反了,再强压也没用。
第二是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放低姿态,记住自己首先是妈妈,而不是学校的附庸。妈妈的任务是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感受不到爱才会叛逆,她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呼唤妈妈的爱。妈妈要用自己的行动明明白白告诉她,不管她是怎样,你都爱她。不是作业做得好,考试考得好,听话,表现好……才爱她。
第三是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要从关注她的学习转移到关注她本人,她开不开心,她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经历……家人应该无保留地分享,适当地支持引导,绝对不要指责和抱怨。她的心安定了,学习自然会好。但如果一味地关注学习,焦虑压迫,你和她都会很累。问题孩子,根源都在家长,先别担心她会无可救药,先改变自己。快乐安定的心是根,良好习惯氛围是枝叶,学习是花朵。不要舍本逐末。
孩子的四种心理需要: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被接受被尊重,得到别人的赞赏,在家里有地位。孩子真的不是可以打造的器皿,而是需要精心呵护的花草。你无法代替她生长,但是你可以成为她的阳光雨露,只要有了好的条件,她就会自然生长。
妈妈的焦虑是对孩子的否定,她一定沮丧极了,才会破罐子破摔。想想小时候,哪怕她跨出一小步,抓住一个小玩具,发出一个含混不清的音节……我们都会热烈的赞美。什么时候我们变得如此功利如此急迫呢?孩子小小的心灵受伤极了,可是妈妈看不到……妈妈眼里只有学校的分数,老师的评语……我恨学校,恨老师!
小J妈妈说真是茅塞顿开。晚上就买个礼物回去。
我说,其实不需要礼物……你的温柔呵护就是最好的礼物。你一放松孩子就能感应到。一周之内不要跟她谈学习……只谈心。如果她愿意主动说的时候,再轻描淡写地表达你的观点,给出建议,但是让她自己选择,比如对于讨厌的老师,我们可以选择学得更好,让她闭上嘴巴。孩子都有些小小的骄傲,你给她点阳光她就灿烂得不行啦!不过,说这个话的前提是你要让她感觉你和她是一个战壕的。
最后总结,先勾肩搭背,再臭味相投,然后推心置腹,最后无形引导。解决孩子问题,先从做朋友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