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两天被一则番茄炒蛋情景片刷了屏。
大致情节如下:
一个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男孩子,在美国留学的第八天同学办派对,各自做家乡代表菜。下午四点的时候男孩打算做一盘番茄炒蛋,但不清楚番茄炒蛋是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
他选择发微信问一下远在大洋彼岸的母亲,起初的语音沟通太过单薄,男生表示听不懂,于是母亲就录了视频发给他。
番茄炒蛋做得相当有卖相,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分享美食,打趣嬉笑相当温馨。
男生有些慢热,相比已经聊得火热的同伴,他更像是努力表现得看上去轻松一些,但还是有些参与不到大家的谈话。
这时候有人问他祖国,以及两地的时差。他笑着说:十二个小时。忽然笑容凝固,陷入沉思。
彼时在微信另一端他父母的时间,是凌晨四点。
父母凌晨四点爬起来炒番茄炒蛋,只是为了能让他更快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出过远门的人都知道,这时候的他有多百感交集。
有人说,这是典型的妈宝男,可以在网上查菜谱解决的事情一定要打扰到大洋彼岸深夜睡着觉的父母。
也有人说,明明知道时差,怎么还这样后知后觉?
但我想说,二十岁的我们粗心、依赖、装酷、让人操心、不懂得许多生活常识。这样的缺点列举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
但鸡蛋碰到石头的时候,就注定要去学会成长。
就像前一刻还笑着迎合的男生,在一句简单的“十二小时”后陷入了沉思。他忽然意识到了时差概念,也便清楚了其中酸楚和感动。
最后他很快恢复了镇定,告诉有些困惑的朋友“I'm happy”,举杯畅饮。他所做的,不过是不辜负父母的付出,也算是一种补救。
从依赖到独当一面,其实就是无数个番茄炒蛋这样的顿悟的重叠。
2
前几天,我发现裤子口袋破了个洞,就买了针线打算缝一下,给线尾打大结的时候一直处理得不太好,总挂了一部分线头在外面,不够紧致。
想起以前母亲打结都是在针上绕几下再往外推一下一个结便打好了,但时隔多年,具体怎么弄已然忘了,我就发微信问母亲。
母亲先是觉得我不会,然后再把步骤告诉我。
然后很戏剧性的细节是,母亲也拍了个打线头的视频给我,她说“视频看了么,会了么?”此前她并没有看过番茄炒蛋的广告。
这其实是相当有趣的一个互动。她始终觉得我少不更事,而我始终想自我证明。
口袋缝开得有些大,大概是平日里总把钥匙直接往兜里一揣导致的,我缝得很慢,想把它恢复成原来的模样。我觉得这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但缝口往外翻又不大平整,始终没能缝成原先的模样。
于是我也懂得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如一针一线,其实都有深意。最后我在内缝打了个结,拍给母亲看。
母亲说:“还有模有样的。”
几多感慨。
3
我想,父母的眼里孩子是一直长不大的,但当我们表现出其实这个我也可以的时候,虽然看上去有些拙劣,但父母还是会觉得欣慰。
因为那个长不大的孩子看上去让人放心多了。
那个四点钟打扰到父母的男生,他出于无意,而父母始终像小时候孩子尿床一般赶紧起来。后来事情解决了,远隔重洋,父母会觉得这也是一句报平安,会觉得孩子想家里了所以才要去做番茄炒蛋。
这就是最真实不过的家庭日常——父母始终日复一日地默默付出,而孩子慢慢长大,开始接受到那些付出的含义,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心头一热,把这份爱积攒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