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又一溜烟的过去,
因为下周一要做一个系统的分享。周末没有出门。在附近的图书馆做PPT。发现自己的效率好慢,不过也发现自己一直总想着找现成的东西,而不是自己去思考分析。因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完成,这样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
实在累的不行,就和rita商量一起去把还没看的展览看了,正好换换脑子——是关于毕加索的“一个天才的诞生”为主题的画展。据说一百多幅的真迹。
于是在像焖炉一般的下午,去了798艺术中心,人不算太多。
一进长廊,是毕加索的生平简介,1881年出生于画师家庭,一旁一个女士在感慨,原来是出身世家,难怪。继续往下看,10多岁的他已经把古典主义类型的画作的炉火纯青,我记得他说“ 我在14岁时候,画的就和拉斐尔一样好”
进入大厅,从他的年少时期 到 中年 到老年,从他的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到 蓝色时期 再到粉色时期,黑人时期。从印象派 到立体主义 到超现实主义,再到新古典主义。从油画、版画、铅笔画 再到雕塑、拼贴 。感觉他在艺术领域 无所不在,又无往不利。几乎每件作品都极具风格。
就如他自己说从根本上看,我也许是一个没有风格画家,因为风格这种东西,通常将艺术家年复一年,有时甚至是一辈子,限定在同一个视角、技术与程式里... ... 我变化与移动得太快。你看到的是此刻的我,而这个我已经变了,去了别的地方,我从不停留在一个地方,这也就是我没有风格。
这也许就是天才吧,只是不是天才的我们除了欣赏他的画作。还能从他身上学习点什么呢。
也许我们也需要不把自己陷入到某一种程式中,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需要在某一种程式中已经达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跳到另一个程式中,比如 毕加索 在颠覆古典主义 开创新的画派的时候 已经把古典主义的技法用的炉火纯青,而且也不是为了颠覆而颠覆,只是画家认为原来的方法已经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另外还有一点可以学习,他在准备作一幅画的之前,作了很多副相关的习作,比如阿维尼翁的少女,他就作了几百幅习作,我们也能看出他倾注的精力和心血。
一个天才尚且如此,我们为什么却总想不劳而获呢。
最后贴一幅我最喜欢的一幅画,是他临终前一年画的作品,除了感慨回顾自己的画家生涯,也在致敬他崇拜的那些名家先驱《年轻的画家》
也许这幅画正如他的那句话: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画了一辈子才画得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