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状态就陷入一篇文章《说服人的三个底层逻辑》所写的观点。
今天,我其实知道你表达的内容是出于关心我,但我的反馈却是你呈现问题的情绪不好,这就形成了对抗点。我一直想鼓起勇气说:很多事情,可以慢慢习惯让我自己去解决,如果真有问题我一定会用共同讨论的方式来解决。但每次话到嘴边,却总担心自己所表达的意思被误解,被理解成我在说你管的太多了。然后你就会非常生气,认为我就是个不识好人心的人,但我不是,可能我之前的表现真的让你很不舒服,但一直以来我心里一直都很感激你这么用心的帮我,这也是我能下定决心慢慢更新自己的根源。
只是初始印象是很难改善的,这点我也一直非常清楚。只是每次当你说我是个不求上进,只知道满足现状的人,我真的很受伤。很多时候总说我不能够理解你的意思,认为我是个不容易沟通的人,但沟通不是相互的吗?和每一个人沟通难道都可以用同一种感觉?思维盲区谁都会有,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才需要引导沟通。我之前是个能力没多少,面子功夫却不小的人。但现在,我已经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现状,哪怕直接展现自己的窘状也并不感觉丢脸丢面子,因为面子是别人给的,自己只要守住自尊就够了!
不知你是否发觉,绝大多数时候我都是能接受建议的。但如果有那么几次我没有很明确的表态赞同,或者表达自己其实是有另外的想法,结果往往会是语言对抗的导火索。大道理知道的人很多,但能有几个人真正把所有知道的大道理悟透,并应用生活与工作?圣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非圣人,焉能完美无瑕?
吾遇汝之前,陋习之满身也,但此为原生家庭所限且并无贵人引导之因也!上天佑我,赐汝与吾!然,虽我有奋起弥补历史荒度之意,却无与之相匹配之能力,呜呼哀哉,虽痛恨而无济于事也!近期之遭遇,虽实非我所愿也,却因无法洗脱过往之荒废与虚度之过,此乃因果循环也!
此时此刻,我早已接受你的建议,虽然内心并不平静,我知道这是佛家所说的:放不下!但我会用实际行动来平衡我的内心,找寻真正符合方向与趋势的行业,先付出行动,积累经验。至于自己择业的主客观要求,我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相信自己快速的学习力与适应力!
生活沟通
――(太极笑天行)
生来本无随身物,活着何惧有到无,
沟河江海虽不同,通达本心各自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