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行为除了受理性支配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受潜意识影响的。
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听来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听了淡然一笑,有的人听了却能解读出不一样的含义,尽管这些含义并非说话人的本意。这就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种“有心”可以理解为潜意识,潜意识通俗的讲就是一种经验,一种经历,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一种思维和行为的惯性。
一个人喜欢一个人,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于这个人对他(她)有多好,多正确,而是来自于他(她)潜意识当中对一种熟悉的关系模式的回顾、投射。
一个人厌恶一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尽管这个人一直在做一件“正确”的事,“为你好”的事,但你就是不喜欢他。这种不喜欢也是来自于对过去熟悉的场景的再现,尽管,这不理性。
一个母亲,对女儿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事无巨细,用心良苦,但女儿就是想要疏远她。母亲很伤心,对旁人说:“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她,我挣的所有钱都留给了她,她为什么这么白眼狼?”
女儿说:“从小到大,我能感觉到你的爱。但你的爱是变质的爱,你苛刻,严厉,从来不懂得拥抱,不懂得温柔以待。你觉得你为我付出了所有,但你知道我究竟想要什么吗?我不要你给我的那些钱,你自以为的爱,我要的是你的宠爱,包容我的过错,给我自由自在的感觉,让我自己做选择的权利,不再动不动就严厉苛责甚至打骂我”
母亲说:“生活艰难,我吃尽了生活的苦头,女儿,我不想让你再受同样的苦。我甘愿把我的一切都给你,你既然讨厌我,今后我不再打扰你”
女儿说:“妈,我懂你的爱,懂你的苦,但你不懂我。你就一直把我当成小猫小狗养,牵着绳子,永不放手,什么叫放手,你懂吗?”
这个故事中,母亲一直在做她认为正确的事,但是女儿并不领情。女儿何尝不知道母亲是为她好,但是几十年的相处积累下来的那些相处模式和感受,已经深深刻在她的记忆里,形成了一种惯性,导致她一见到母亲就本能的反感。而这个行为让母亲和旁人很是不理解。
尽管女儿也知道母亲的难处,她有她的局限,但相处几十年积累的压抑的憋屈的感受,又是真真切切刻在自己的内心里,你随便一句:“人要包容,人要理解”就能化解得了?如果这样做得到,人人都成佛了。
所以说,同样的一个人、一件事,人们喜欢或者不喜欢,讨厌不讨厌。其实根本上来说还是个人的潜意识的问题。我们经常追求理性,认为理性可以带给自己现实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但你喜欢或讨厌一个人,却不需要具体的理由。或者说,那些理由,已经说不出来,而是成了身体的一部分了--------而这就叫潜意识------说不出来,但是我可以感受得到。
人心不同,其实就是大家各自的经历不同,遭遇不同,家庭不同,感受不同,最后是行为和认识也不同,忽略这些因素而讲理性、讲大爱、讲是非,讲原则,很多时候并不讨喜。
然而人总是要去适应社会,要生存得更好。你能理解多少人心,便能建立多少好的关系,也便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心理支持。
要破解这个问题,只有去深入潜意识,找到自己喜欢一个人或者讨厌一个人的根源。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