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他老人家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我这个人呀,每天都会多次反省自己」,后面就不说了。其中三是虚指,用来强调很多的意思。
没有曾子的智慧,不必要每天反省。但是到了该反省的时候,还是要仔细想一想——一年三次又如何?振聋发聩就好。我借着名言的由头,谈谈自己。
谈什么呢?谈胃痉挛。
逛知乎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取代了我原本获取新闻的渠道——我只要关注大家的提问就可以了,例如「对于XX事件怎么看?」
先且不提这种提问形式是否足够合理,但它确实让我颇觉一些收获。
除了可以用来看新闻,我还可以听各领域的大牛侃大山,博闻见识。大牛这个词,也是我在知乎学习到的,借以代指那些在各自领域颇有造诣,可成一家之言的猛人。听大牛说话,不但逻辑分明,极长见识, 若有机会偷得牛人一星半点之风范,更是好极了的事情。自身再有些才华,offer什么的,也就分分钟上门了。
而像我这种,肚子里没货只能当看客的家伙,只要是比我厉害的家伙,就算不是大牛,听听经验谈,也会觉得心满意足。
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一种错觉——我已经智识大进,可以对很多事情评头论足了,对于生活中的庸人们,也有蔑视的资本了。
但大多数,都是眼高手低。
我总算没有类似狂妄的想法,觉得大部分还是像我一样,不会是大神,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既无特殊,便没有资本。没有资本,还是少幻想一些,多脚踏实地的充实自己也好,甘于平淡也罢,只是不要让期许和现实差距太大,省的梦碎了,心肝烂了一地,那就悔之晚矣。
知乎也有很多很好的用法。比如你要健身,就可以专一话题,看看健身人们的经验,看看专业人士贡献出来的训练方案,善加利用可以帮到自己好多,也可以激发出自己健身的热情。
但是如果满足于看看的话,看到的东西是不会是你的的,正如专盯着饭而不下筷子一样,不到肚子里,什么都是虚的。
这一方面,只是说说的话,依旧很多人都会,比如很多人的知乎签名都改作了「少看知乎,多做题/看书」,可只要点看主页就会发现,分明几分钟前刚刚有一条动态,刷题是假,刷知乎是真啊!
执迷不悟者是此辈。
虚度年华者是此辈。
我,也是此辈。
直到刚才。
一个我关注的问题有了新回答,这个回答被推送到我的时间线最前沿。我匆匆一扫,觉得ID熟悉的很,大概一思索,就想起来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她前些时日刚刚加入知乎。
浏览,点赞,感谢。
写的真好,很有道理!我不由得感叹了两声,抬头瞅了瞅表示赞的浅蓝色方块里的数字,就见果然不止我一个人赞同,刚回答一个小时,就上了两位数。
忽然感到惊讶了——这么厉害?
赶快点开头像,看看最近几个回答。
嚯!
我被惊到了。
不算长篇大论,但条理分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再翻翻问题吧。
——哎呦,没几天就问了好几条啦?让我看看都有啥?
「出国留学」
映入眼帘的几个字眼硌得我心疼了一下。
志向远大如斯!
我忽然有了种无力感。
「太厉害了」「高攀不起」……种种类似的字眼开始在我心底徘徊,就像一根棍子一样,搅和着。
于是,我,胃痉挛了。
胃痉挛在此处当然是一种比喻,比喻胃部因为失落而造成的不适感。不光胃痉挛,还腰椎间盘突出……浑身一下子就像被针刺了一样,后背也发凉,开始冒冷汗。
原本以为远在天边的牛人,原本以为身边都是平常人的我,忽然发现牛人就在身边。
压力一下就迫近了。
我要努力了。
就是这样。这算是一次契机吧。
另外尾声是这样的:后来我又看了一遍ID,突然发现并不是同一个人,只有一字之差的ID名,但是图片不一样,我还以为是换了呢。造成我错觉的是,专业范畴一致,居住地一致,曾就读学校一致,而且性别也一致……
虽然如此,这仍不失为一次警钟。谁能说我那个朋友不像她的酷肖者,只是没有展现出来呢?
差距无处不在。
我新建了一个专题,叫做“SFD团的时间线推送计划”大伙可以关注下看看,有好多有趣的作者的作品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