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又在谁的故事里

随笔二三事

(一)

坐动车回来的时候,我的右前方坐一行三个人,一个一两岁的孩子,一位年轻母亲,一位阿姨。他们随身带了两个大箱子。在过道上停留了很久。因为无法将箱子搬上放行李架。

年轻母亲轻生嘟囔,这怎么都没有男的吗?她前后张望,却仍然没有人起身帮她。最后一人爬上凳子,放好了行李。

坐下后,对阿姨说,在我们那我带孩子可轻松了,遇到这种情况早有人来帮我了。不像这,都没人帮。

我不知道,她所说的她们“那”是哪里。

我随身带了一个大箱子,以我的一己之力怎么也搬不上行李架的大箱子。

去的时候,我在过道试了很久,事实证明我的确不行。有人来主动来帮我吗?没有。我最终还是求助了旁边座位上的大叔。

回来的时候,我依旧尝试一个人搬,结果还是失败。这次我求助了在我身后的一位姑娘,和她一起把我的行李抬上了行李架。

主动帮助,不会成为任何人的义务。

开口求助,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二)

爬到日光岩的时候,坐在那里吹了会风。那时,太阳已落,夜晚降临。海边的风,总有把你吹傻的劲。

途中,上来一位小孩,对着他爸爸说,“我们俩站在中间,风来了,我们就帮妈妈挡!”

我转头望向他们,期待那位妈妈上来。

可那位妈妈已在下面喊到,“风太大了,我不上去了。”

我想,她一定不知道,这里已经有人已经为她搭好了挡风的港湾。

孩子,往往让人动人在这吧。父母把孩子带来这世界,虽然最终他不会属于你。带你给予他的温暖,他也会给予你,在不经意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虽然孔夫子早就有“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说法,但说起吃来我其实不太讲究。 生在中原大地的我,出生的那年赶上包产到户,...
    天涯倦旅阅读 3,375评论 1 2
  •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有4种梦想策略: 1、心理比对:先幻想乐观的场景,再回到现实看到现实消极的场景; 2、乐观幻想...
    xenaxrose阅读 3,767评论 0 1
  •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点调适。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
    绚烂的阳光阅读 3,851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