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大家推荐一篇写作干货 :《如何发现自己的写作天赋》
文章作者简介:周卫英,简书“哲思”、“谈写作”、“散文”、“艺术”、“健康&养生”专题推荐作者。
三年前读李菁的文章,认识了雪小禅老师。她介绍雪小禅老师对写作者的建议:“读一万本书,写一百万字,才能谈写作。”
有人说,写作中最持久的是风格,它是写作者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投资。慢慢积累吧,当你写到一百万字的时候,风格会自动出现。不用刻意培养,当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刹那你就知道自己是什么风格了。
许多作家都强调写一百万字的重要性。一百万字,写慢一点需要十年时间,写快也得几年,最快则可以一年完成。而且这也是许多人坚持的极限,能坚持到一百万字的人其实很少。
写作仿佛比的是才华,实际是心态。
沈从文说,中国作家最不道德处,是迷信天才与灵感的存在;因这点迷信,把自己弄得异常放纵与异常懒惰。
张爱玲却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但是依然可以写作,可以成为普通的或者伟大的作家。
今天读到木心老师的文字:“没有捷径,只能长期的磨练,多写,多改。很多人一上来写不好,自认没有天才,就不写了,这是太聪明,太谦逊,太识相了。天才是什么呢?至少每天得写,写上十年,才能知道你是不是文学的天才。”
木心的话等于说“天才就是长久的忍耐”,因为没有勤奋,专注,毅力,我们不可能写十年。任何事情坚持下去,都是非常枯燥的。谁能克服枯燥,谁就能成功。
帕慕克说:“作家的秘密不是灵感 ――因为谁也说不清灵感从哪里来 ――作家的秘密是固执,是耐心。”
我在简书上写作的文字已经接近一百万字,最近感觉越写越难,不是写不好的问题,而是找不到写作思路和灵感。该说的道理都说完了,而我又不擅长写故事,诗词。
我并没有打算放弃写作,已经被五个简书官方专题定为推荐作者,得意自豪之中仿佛有沉重的压力和责任。
每天写作依然是头等大事,早晨想,睡前想,依然找不到题材。
用手机写作三年,常常思如泉涌。近一俩个月却体会到江郎才尽,黔驴技穷。
好在我依然在坚持,也没有怀疑自己是否有写作天赋。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过度,是质变的前奏,是黎明前的黑暗。
叶兆言在一次访谈中说:“写到一百万字时,很多人就写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就是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都用光了。
一个文学爱好者如果不写到一百万字,根本不必去评价自己能不能走写作这条路。
年轻人写文章很容易的,一个年轻人有才华都很正常,写作总归需要有点才华的,但这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熬到一百万字,这说起来容易,但是不容易做啊!为什么呢?因为当他写到三四十万以后,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不能总写爱情故事,总是写谍战,或者一个固定的题材或类型吧!
一百万字是一道写作的门槛,而不是好和坏,就像是运动员,他必须打那么多球,必须无数遍地练习投篮,练习上篮,无数遍,才能打赢比赛。”
才华会用光吗?只要我们依然活着,就会有写作题材。只有我们会思考,会说话,就能写作。坚持可以胜过任何天赋。
不承认天赋不对,但是过于强调天赋,可能就是对于自己不能坚持的一种借口。
没有一个不勤奋的天才,天才的过人之处不是天赋,而是勤奋。
一不小心,就甩了这么多干货进来了:
为什么写了那么多文章还是不能上稿?实战,才是实行蜕变的唯一标准
专注写作阅读,会为您源源不断地提供有用干货!
如果你想要在写作路上抱团成长,组队前行,
可以添加微信号lancheng42或aiusana20141030。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