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记得那个特殊的日子:6月6日,我怀着对蒙特梭利教育的好奇开启了这段学习真正的蒙氏教育之旅,转眼三个月过去,学习也将告一段落。三个月已经习惯了那一遍又一遍的听课,一字又一句的写笔记,深夜做作业写论文,周末忙着布置环境,每课都是干货,每句都是经典。
很早就听说过「蒙特梭利」这个词,身边也有孩子上蒙特梭利的幼儿园,别的不清楚,只知道这是混龄的班级,也有孩子上蒙特梭利的早教,但真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怀着这份好奇踏上了一趟学习之旅。
这是我们温柔亲切的授课老师~吴晓辉,听她的课三个月最大的感受是她的语气的平和,即便是遇到一些无聊又难缠的提问,她也一样的纤纤细语,娓娓道来。
这是学习的课程大纲,丰富的课程内容,合理的时间安排。
第一,二,三节是理论基础课,略有枯燥而又是重中之重,很多的语句听了好多遍才听懂,才理解。
采用了习惯性的线性笔记方式,记录每一个内容和对自己最有感触的话语。
从第四课开始就是实战作业了:
家庭中除了有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之外,还应有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玩具、教具。
成年人为孩子布置环境,而成年人本身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以下是学习完第四课后为孩子的环境作出的改变:
0~6岁的孩子有运动敏感期,而0~3岁更是孩子大肌肉运动发展的关键期,根据第五课的内容,为孩子设置了两个有趣的运动:
第一个运动项目:双脚并拢连续跳跃,配上儿歌~小跳蛙,开心的停不下来,这个运动项目也作为假期的运动项目之一,每天蹦跶10圈。
爬树项目是茗茗宝贝一直以来的最爱,曾经有段时间逢见树都要爬,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们也都成全了她,现在已是个伸手敏捷的小猴子。
紧接着大肌肉发展课程后的第六课讲的是小肌肉的发展也就是精细动作发展。这一课对我来说是收获特别大的一课。
明白了日常生活活动是孩子锻炼学习的最有利的机会:1.可以适应日常生活,更能增强自身的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
2.可以锻炼手,动手既动脑,手和脑是连在一起的,手越用脑越灵活。
3.可以满足孩子运动的需要,满足孩子对秩序敏感的需要。
4.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发展孩子对环境,周围人的社会关系身体运动等的尊重和意识兴趣。
日常生活活动可以促进孩子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各方面潜能的发展,这些内容和我在正面管教中讲到的一样,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做家务等可以培养孩子得独立和自信,通过参与日常活动在家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第七课讲的是0~6岁孩子的感官敏感期,课后为孩子设置了两个活动:
这是听觉训练,通过背对着听,辨别声音,然后再有妈妈先敲一遍,宝宝再敲出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上面这个味觉刺激的体验是这枚小公主的爱好之一,从小被熏陶的,在家有空就会约我们开茶会,哈哈……这也证实了环境的重要性和对孩子的影响力。
第八课:语言敏感期,准备了两个小游戏:
语言游戏:词语接龙
每天都有睡前读绘本的习惯,从四岁半开始小妞迷上历史故事,神话故事,这本封神传已经读了近百遍,加上角色扮演,故事情节都演的滚瓜烂熟了,今晚妈妈假装很累讲不动了,互换让茗茗当妈妈,给我讲故事,开始还有点胆却,说不会讲,鼓励之后开始讲了,一开始比较小声,越讲越入状态,还开始手舞足蹈的表演起来,总体讲的很不错。讲完很开心,感觉很有成就感。妈妈示弱让机会给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后可以多让孩子给我讲故事。既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妈妈这个故事机休息一下。
儿童的艺术能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在六岁之前给孩子预备一个画画活动的环境,给他自由,他就能自然的发展,他的艺术潜能,是逐渐随着他的年龄提高的,手眼协调能力的加强,画多了逐渐逐渐的越来越熟练。
虽然课程结束了,孩子的绘画创作还在继续,进入幼儿园后迫于学校的要求和作业有时还会帮忙画或者涂色,学习课程后明白绘画就是孩子的一种心灵自由的表达,我们切忌给予太多的干预。
课程的结束了,但对孩子的教育永远没有结束。身为父母,只有我们的努力学习,用积极有用的方法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成为完整的他自己。
感恩遇见蒙特梭利,感恩遇见爱学习互相鼓励的同伴,最好的教育是在路上,最美的回忆是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