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李商隐的四首无题,无题其实是有题的,真正的无题应该是连“无题”都不存在的。我想李商隐的高明之处也在无题二字的用意。 作者用无题为诗名、大量的意象和典故来写诗,来抒发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却又不留痕迹,读者只能猜测他的诗里存在那样一个美好的人但却又琢磨不透她会是谁,她是什么样的身份,她长得如何。或许李商隐之所以如此的用意也如我们一般,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世界,这个世界他可以也愿意和任何人(他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分享,但是却不希望被别人识破他的全部,不愿将他的全部公之于众。可以说,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他又在乎别人的看法。他愿意分享自己的情绪,但不愿意被破坏美好。也可以这样理解,他分享了内心的真实,但保留了更深处的秘密。 因为他知道,或许他意在只有被他写进诗的那个“心有灵犀”之人才能“通”。
经年之后,我理解了李商隐。青年时我曾有过和他一样的“身无彩凤双飞翼”的心境。如今在“微注小窗明”的高阁之下,也能如他般沉浸在旖旎的晚晴之中。 此刻 心中所想所愿 也希望“心有灵犀”之人能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