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书园游记》节选
清欣园(清心缘)
第二回:秋风晨寒望远山,游园有感乐秋山。
路漫漫修远兮,吾当上下求索之,一日晨起,吾醉曰“大梦谁先觉,平生真人知,草堂春睡足,问道修自身!”呜呼道哉!壮哉!乐哉!然,喜而道曰“几十年砺剑言为谁,丈夫修生做道人,忧乐存于灵台内,人间正道乃沧桑”!
话说,在东瀛度已过了八百多个日夜。经历了,几个严寒酷暑,时值夏末秋初,但还是有些余热。
清晨,打开窗,阳光,有些偷懒,倒像一群撒娇孩子,磨蹭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涌进屋子里来!初阳的光华,看上去,有些慵懒,又是极美,极温和的。
但不知从何处,吹来一股清凉的晨风……。我苦笑道“这清风好嘛!冷不丁,全身打了个寒噤,就十秒内,兹落得个是透心凉啊”!我亲手栽培的长寿花,也未能幸免,花叶打了个趔趄,像是在打喷嚏。我“猫下头”仔细看那厚实的叶子上,还有几滴如玉的水珠,在叶尖上,拉着丝荡秋千。
心里暗道,昨晚收了衣服,却,不该将花给忘了。随手,将花移到屋内。
我扶着栏杆,随性的望了望楼下,才发现柏油路上,有未干的水渍,
方知是这天下了一夜的雨。一条南北向的柏油路上,车水马龙,飞车带着风势,飞起水花,溅落在路两边的花草上,水借风势打的那些个花花草草‘摇头尾巴晃’心里想,“瞧你们嘚瑟的,这不是摧残祖国的花朵吗?不对,这在日本!奥,那也是辣手摧花啊,不好不好”!
这路两旁的琉璃瓦房,一排排的,高低错落有致,一直延伸至那青山的山根。
当你的眼神,由近及远,望去,其实,这山也就三五里地的路程,山,算不上奇山兀立,雄浑苍劲,巍峨峻峭!但有一种不一样的神韵和魅力。公寓的四周山连山,绵延起伏。这又赶上夏季,所以,看上去—“她”满山苍翠,芳草茵茵,连绵起伏,瞭望窗台前面那片松山林,幽远而苍黛,虽没一水碧波,带来的那种灵秀之气,但是,我看山的山坳里有云雾笼罩,七色彩虹显现,这场景赛似一副美丽的人间仙境。
放眼望去,西边那稍远一点的半山腰上,一条白色玉带,走了个h形,又从一块大青石的后面,沿山崖缓缓地泻下,不知流向了何处,却又激起了一片水雾,迷离之间,隐约看见山体和绿苔青石上的水花,却听不到流水的哗哗声!这水喷下来,激起的水雾,又像极了白色的玉帘。
难得,有好兴致,我就索性,随便穿了件短袖衬衣,揣了手帕,随着性子,漫步在柏油路上,向着—心向往之的地方走去!约莫过了辰时,此刻间,花儿,树儿,鸟儿,虫儿都不闲着了,趁着,清晨的凉爽,都出来讲讲排场,谝一谝,秀一秀!看—那粉色的蝴蝶,俏皮可爱,随风舞动,婀娜多姿。有此清风相伴,更是越加的来劲了!
瞧—那蝶儿,于花丛中骄傲地飞来飞去的,时高时低,时而盘旋,时而定格悬空在某一处,也不知如何落脚,瞧!她那即有点羞涩又高傲的样子,实在好看!像是在凝视什么东西,又像是在跳舞!看着那些粉的、白的、黄的蝶儿,慢慢地飞进了在这花丛的深处,我的目光也就被吸引了过去,离我大约十来米的距离,一颗老桂花树沙沙作响,引起了我的注意。而我,却对桂花树,没有太多研究,也不知是八月桂还是四季桂,不过这花的芳香,却是浓郁很多!想想,这马上白露了,那无疑就是八月桂了。我上下打量—“她”,那身段,虽不婆娑,但却依然挺拔!虽未在近前,但这清风,夹杂这桂花浓郁的香气,迎面而来,我摒住呼吸,尽情的享受这沁人心脾的神醉的感觉!此时倘若饮一杯桂花酒,岂不美哉!有了兴致,故而胡诌一句。
游园有感
清晨,闲步对初阳,迁客游园香怡人。天润桂花酒,能饮一杯无!
夏末秋初,也是“七月流火”⑴的时令!抬头看看太阳,看这时刻,可能到了巳时初刻了,天空中,还是有昨日两条“小火龙”打斗的痕迹。看看手机的时钟,这才知道,我已离开公寓已有一个多小时了。悠然的走在碎石路上,我好像听到了娴静流水的声音……想是这附近必有小溪水什么的。下过雨,天气有些清凉,但走了这么久,后背也已冒了汗,绕过桂花树,穿过一个地瓜石铺就的曲陌小路,路的两边还有些不知名的灌木,大约十五分钟后,我看到了一座石桥,近前一看是“一色明月桥”。这碑文的宋体,像是篆书……漂亮得很……!碑文上密密麻麻刻着字,这大概的意思是此河名曰——明月河,此桥名叫一色明月桥,始建于大唐贞观十三年,有大唐皇帝亲自敕造,并有著名建筑大师宇文凯监造的。由于我不太懂篆书,其他的也就看不太懂了。走到这清香,优雅的田园里,我不仅想起来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旧菊花。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太唯美了!
在园里,悠闲地踱着步,走到一块石壁前,一看,这还能看懂,碑文是用唐楷写的,我定神一瞧……随缘(园)游记,心想也不知是哪位,世外高人在此留墨!
随园游记
风清香来,漫步园中。闲看,“桃城”⑶山色,独倚一色桥头。此时,初阳独自游,山明望晴空,林深闻蝉鸣⑷(一作松林听蝉鸣,秋田问鸟鸣)黄雀水边岸上花,明月河上朝阳斜⑸!
我想这位诗人,或许是闲云野鹤,必是仙游至此,情到深处,心旷神怡,便有诗情,不然,诗赋何以出呼?看着笔墨文采风范,倒像是是个山居隐士也!周敦颐,爱莲说有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而今,风清晨爽,随园闲游者,并与我(沁园春草堂主人)由此感悟着,则为世外仙人也!
站在桥上,漫无目的地四处张望,我的眼神逆着流水的方向,耳朵倾听者小河恬静的哗哗声!猛然,发现了半山腰,挂着一条白色的玉带,“还在动呢!什么呀!那不是原先看到的瀑布吗?”我自言自语的说道。我欣然踏着步子,向瀑布走去,不知不觉,已来到瀑布脚下,仔细地欣赏这条银色的水龙,从高达几百米的山崖上落下,冲劲十足,打在一块巨石,轰隆隆的,激起了无数条银丝一样的水珠,就像水龙的胡须一般模样,我目测山崖到巨石的落差大约有五六十米,这水龙经巨石的这么一拦,变得柔和的许多,沿巨石的两侧分流而下,一段沿左向山坡缓缓流下,山坡一段接着一段,不是那么的平滑,就像是梯田一样,而由于年深日久,这溪水在这坡上,冲刷出了一道道水滑而曲折的小河沟,这一条条,一道道,仿佛是水龙的长须,我随手捧起一把,又把“她”逆风抛向空中,顿时水珠乱飞,高阳的光华洒在这水珠上,立刻变成了万千珍珠,打了我一脸,而我却没有一丝恨意,反而挺高兴的,因为这感觉,是一种久违的感觉了,很想爱人的纤纤玉手,爱抚的感觉!就这么一打,微风一吹,竟然,形成了一丝朦胧的水雾,直吹向脸颊,顿时,觉得凉凉的,还有这么一点温度。身上的热气消了一半!
另外一段,则是绕过巨石,顺着一段缓坡,悄悄地娴静地,向茂密的松树林里而去,流水清澈如玉,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像是小姑娘美丽动人的双眸!一闪一闪的,美丽极了!倾听潺潺溪水,如同是在欣赏少女幽静而美妙的歌声,这唯美的场景,好似出嫁前的少女,腼腆羞涩而又心里乐的复杂心情!这使我想起了《诗三百》⑹的蒹葭来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看了这壮丽,而又有些恬静温和的瀑布,算是如愿了,想回公寓,又一想,时间还早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往前走走,说不定有新的发现……(故事未完,接续)
沁园春草堂主人
作于2017年秋九月,此短文乃节选
于2018年1月15日删节修改
声明,本原文乃是一梦境里,随缘游记中第二回,虽是虚构,但都是生活中的实景,实情,不过是根据梦境中风景名胜,加以改动,乃书以此文!欢迎广大朋友批评指点一二!沁园春草堂主人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