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和信仰能帮助我们在困苦面前解决问题

今天我读《少有人走的路》一书,我的收获如下:这本书分别从自律、爱、信仰和恩典四个方面来告诉我们如何去面对人生路上的苦难。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们。自律就是要求自己以积极的心态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

自律的四个原则:

第一,推迟满足感;把最好最容易最喜欢的放到最后。

第二,承担责任;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不是自己的责任不往身上揽,保持平衡。

第三,忠于事实;忠于事实意味着我们不不断的自我反省,保持学习,让自己的思想总是处于更新状态。

第四,保持平衡。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它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放弃的过程也是心智成熟的过程。

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是信仰,它无处不在。

信仰很复杂,它会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家庭环境,另一个是文化环境。

家庭环境:父母是我们信仰的培植者,不光在他们言语上,还有在处事方式上都影响着我们的信仰。

文化环境:科学的信仰,从现实经验和历史教训出发,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更新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所以,信仰科学就掌握了走向心智成熟的关键。

作者用三个故事,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信仰和成长的关系,对于宗教,我们不能一味持否定态度,有时信仰上帝也能给一些人带来力量,只要能得到心灵的救赎,信仰就会有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