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聊聊我的书,与好友分享,好长时间总也没动笔,一方面因为有些怠惰,另一方面又想到这么些年遇到的那些也是太过芜杂庞大,不知从何整理起。对我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整理过程。本只打算写2000来字,真写起来不知会怎样,姑且不管了,就一直写着罢。
书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对书籍的热爱程度可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这样的评价似乎少了些烟火气,然而对于书的重要作用我是认同的。
曾有数据表明那个出过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的著名民族,年人均阅读量最高,达每年64本,美国21本,日本17本,法国11本。而我国2011年人均阅读4.35本。
我自己从2003年起开始记录下所有从头到尾读过的书的书名,可查的书目共532本。近十年,年均阅读量也才54本。后来几年又由于工作原因“被动”读的书,没计入统计量,以及闲暇时略读未记录的,都加上可能稍多些。
做事的时候,自己好像常常是“功利”的,觉得做起来都得有简单的方法,得经济,得“有用”。唯独读书,好像从来都不功利,从来没想过拿出来“用”。
曾经看到过那段论述:一块精美的蛋糕,我们把它送入口中,只是为了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某天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也不是为将来某一天可能饿肚子而储存更多热量。在享受之外,没有其他功利心。自己很喜欢这个观点,无形中就把书当成自己的“蛋糕”了,只是为了这个品尝的过程。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曾听有人说:“读书都读成书呆子了,读那么多有什么用。”可能太好强与倔犟,听到这样观点又愤怒与委屈,那好,那我就藏起来,不告诉你我在读书,那你总没的说了吧。这就属于被防御掉了,怕被人说,怕受伤,就掩盖起来不敢做自己。还好我底子是“倔的”,生气归生气,却是他说他的,我读我的。
现在想想,那样我可真是个傻瓜,傻的可爱,我呆不呆只有我自己了解,别人怎么会了解呢;我读了书,貌似结果看上去比说我傻的人“傻了些”,总是比我自己没读的时候更明亮了,这也只有我自己了解,那些随口而说的人又怎么会了解。他们实质上评价的只是他们自己而已,实质上和我是没有太多关系的。
呆不呆和读书没有直接联系,更不成正比,根本不能说不呆的人读了书变呆了。呆子读不读书都是呆子,不是他原本聪明读了书后变傻。读书有用没用、读书不读书对他都一样;就像坐在宝马车上哭的人,在自行车上依然哭,只与个人有关,与是不是宝马无关。
可是读书能让总体素养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别人说的话而把自己藏起来,不敢做自己,那就太委屈自己了。真实才会真正地开心。
虽然社会似乎在致力于追求“平等”,但对财富资源的占有,对权势资源的占有,对知识资源的占有,及分配的不公,依然造成了人类些许的不平等。以我所具有的力量来说,只能尽力去“占有”知识资源,所以就算曾经藏起来不告诉别人,实际上也是孜孜不倦地读书,就因为什么都不图,结果是反而让自己不那么脆弱。
如今看来,在自己身上,书是起到了支撑作用的
说了这么多,才算楔子。还是接着说我的书吧。
我读书的状态有两种类型,可以以大学毕业为分界线,大学毕业前一个状态,大学毕业后一个状态。大学毕业前,可以说学校时期所读的书依托于语文,是学校时期的大语文阅读;大学毕业后,可以说是作为社会人所读的书,有一份500多本的书目,进入了社会时期的精品阅读。
学校时期的大语文阅读
在学校时期毕业之前,学生状态之下,自己所读的书全和我的“语文”有关。所以这一个状态顺带谈谈我的“语文”。语文是我读书的启蒙与起始。用语文来梳理读过的书,能够按照时间的顺序,缓缓流动。
高考前的阶段,我身边的同学们开始用心关注学习,有好多同学也曾问我语文是怎么学的。我当时答不上来,因为没有梳理过,而且觉得就是那样自然而然地、很普通地、跟别人一样地学,既然一样地学有什么可说的内容呢。现在呢才算是理了个小小的答案。因为人与人所学的内容或者方法真的不一样。
教科书之爱
当低年级完成了2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后,就具备了熟练阅读的能力。我自己独立自主的阅读是什么时候,我已记不清了,反正是很小。当我能阅读的时候,每个学期的新书发下来的时候,我回到家的第一任务一定是用半天的时间,将崭新的语文课本一字不落地读一遍。
阅读方式不是从头到尾,是先选我最喜欢的文章题目,这一篇读完,往后翻,如果是喜欢的就继续一页一页读下去,直到翻到不太喜欢的题目时,停下来。再返回目录选其次喜欢的文章。以此循环,最后将书从头到尾翻一遍,把最不喜欢的文章也全扫视一遍。这些我所谓的不喜欢的文章,也都是好文章。
最后的效果就成了:在我疲劳时所剩的最后的文章都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将疲劳也一扫而空。后来所有的语文书自然都是从头到尾都看过一遍,甚至有点“强迫症”似的连带着练习题、思考题、附录等等所有花边都全读完。在看完这一遍之前我是无论如何不会选别的活动的,直到读完之后我才会去选别的活动,或者和小伙伴玩耍或者做一些家里大人安排的必须要做的活计。
那年那样的阅读让我那样的快乐。我还一直以为别人都是那样看书的,现在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那样读的。现在包含系列文章的书,我依然用这一方法阅读。选最喜欢的开始循环,不从前往后读,效果却是很好,效率也高。这暗合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小时候不知道这方法算是对自己一种无心插柳的特殊照顾呢。
这是一,先整本书都读了一遍,还是开开心心轻轻松松读的。
巴学园里的课程安排是老师在早上把这一天要上的所有科目全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孩子们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己选先学什么,实际上课的时候,就会变成在一个教室里,有人在奋笔疾书上写作课,有人上咕嘟咕嘟煮着溶液的化学课,有人上大声朗读的阅读课,有人做着广播体操体育课,有人聚精会神地画着美术······热闹非凡却互不干扰,孩子们上得异常开心。这放在现在的国内教育界真是不可思议。可是孩子们的课上得开心了,学习效率很高,学习效果很不错。
北京有座学校的理念与巴学园类似,比巴学园实际些也深刻些,可操作性强。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设有各种课程的教室,没有流水线似的生产机器甚至只生产机械配件。校长的教学理念正在致力于向全国推广。真的愿每个孩子都受益。
这位校长是语文老师,他的语文教学方法是:用三天就能学完的语文课本何必浪费半年的时间,就让用3天学完,在之后的语文课堂上大量阅读,每学期每个孩子100万字的阅读量。没想到我自己的语文学习步骤与他的竟不谋而合。他给孩子们3天,我给自己半天最多一天。他把这一理念推广到一个学校又一个学校,我没告诉过除我之外的任何人。从未分享,这就是我离他还有一段比较远差距的原因。
课外书之爱
把课本一字不落地读完,包括了习题、思考、附录,这个方法没想过给别人说,还真不是“舍不得”说,是内心深处一直以为别人都那样读,都读的开心而有动力,我再说出来不是废话吗。现在才明白事实不一定是这样的。那么就不管别人到底怎么读的,都愿意与人聊聊我自己是怎么读的,一起分享。
之后,老师正式上课时我会很开心地听讲,听到每篇我都已熟悉的文章,又对文章作者出处以及其他需要掌握的东西,在课堂上了解的又更多了。课下,如果是教科书节选的课文,我就去找全文来读;这个全文如果是选集里的,我就去找选集来读;以现有条件,能找多少就找多少,奇妙的是我不管找多久,最后总能读到,因为我把这当成了心心念念牵肠挂肚的一件事了吧。
比如教科书里有《少年闰土》,我就去找《故乡》读,《故乡》读过就去找《呐喊》《彷徨》,《鲁迅小说全集》,《小说全集》读过再去读包含了所有文体的《全集》。教科书里读过了《鸿门宴》就去读《项羽本纪》,读完《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廉蔺列传》等等等等,就读《史记》,读前四史,读过前四史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读过《风雪山神庙》就读《忠义水浒传》,读过《草船借箭》就读《三国》,读过《葫芦僧》就读《红楼》,读过若干遍之后,越来越理解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化密码。这就是纵贯我整个学生时期阅读的“大语文”学习了吧。
科学书之爱
不仅语文课本这样读,其他的除了数学课本以外的一切人文课本,我都是这样一字不落地读,社会、自然、常识、历史、地理、生物……这也是我的“大语文”。
不过物理化学课本就不那么容易一字不落读完了。文理分科之后,我也乐得放下。当然会偏科,而且偏得厉害。现有教育体制下,我只能全靠我的“大语文”来考大学。只能靠“大语文”的素养热爱着一切的人文历史生化等等科学书籍。
我一直不太知道,这样的阅读法,就算不听课,语文成绩也不会太差的。成绩的确不代表什么的,虽然语文成绩在一个教室里总是最高分,出了教室我也不清楚,“不功利”的我根本没有关注这个问题。没有“流动”起来,当时的眼界嘛总是那么个眼界,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没有办法。
偶然也会设想如果自己换个竞争更激烈的环境,比如重点学校是否还能保持最好,可是如果损害了我的大语文学习的话,我宁愿到宽松点的学校,不到所谓的“重点”。算了,历史本来就是永远都不会有如果,都不会有假设。而且我也从来没有为了成绩去阅读,对阅读我依然不懂功利二字。
“大学书”之爱
读了大学,自然毫无疑问是要选“中文系”的。大学里所有的课本也都是要从头到尾都读的。有所区别的是,那时候的课本要精读的话,不能在一天内全读完了。于是,每天读一部分,这样坚持时日,都在相应课前读完了,还加了些密密麻麻的笔记圈点。大学里老师的课不再会全照“课本”来了,我依旧使用我原来的阅读法,这时期读的书又加了些“优秀推荐书目”里的书,比如“大学生推荐必读书100部”一类。能找到就去找。算是比起照“语文课本”目录选书,有多了一条教科书外的“线索”。而且那时有了更博大的“找书空间”比如图书馆,图书馆那么多的书任我挑选,我只需照着自己列出的“菜单”(书单)点菜(选书)吃。
后来我有点明白硕士入学成绩为什么会是做同一份试卷的人中最高的分了,而且有一门专业课导师只扣了9分。成绩从来不是我想去追求的,也从没在我嘴里说过,现在聊起来是想表示一下,成绩有时可以是阅读带来的副产品,因为开心阅读反而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是我当时,以致后来都没料到的。到现在为止还是在傻乎乎地只为我自由而轻松的“大语文”学习,也为了要靠这大语文找个工作,吃口饭。
依托于语文去阅读书的状态写得多了些,先这么着罢。
社会时期的“精品”阅读
大学毕业后,就去工作了。工作过程也是在“读书”,永远都会记得这些含英咀华、余香满口的日子。不算完全意义上的主动阅读。成了社会人,没有“教科书”了,好在有以前读的那些书打底子,自己很会区分什么是好书。当然更多的是顺着自己一些,读一本书总得有读下去的愿望和动力,好的精致的书,一拿到手中自然而然就有往下读的欲望。所以什么也不管了,也不挑,一眼看到了读就是了。工作的大厦下面恰恰是原名“新华书店”后更名的图书大厦。每天的中午我会去泡2个小时,读畅销书,也读长销书;速读、选读、略读也精读。读的真是随意,任由感觉随手乱选。鲁迅先生曾说他的休息就是坐在椅子上随便翻翻。我自己对书随便翻翻的时候,真的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休息办法了。
之后近十年的阅读我非常想既按照时间顺序,也做适当的分类的理一个脉络树出来。可这分类对我来说又是一项较为庞杂的工作。一时半会做不出来,也没有什么好的思路。好在留有一份532本书的书单。现在陆陆续续地空闲拣其中极优的写些心得感受与好友共读。感觉这项工作同样如此庞杂,但已经慢慢开始做了。
今后的书,可能会更读的杂乱与随心所欲,那还能怎么办呢。但我敢保证读的一定是精品。
不知谁给李善起了外号“书簏”,也就是书柜,可无论如何李善还注了《昭明文选》,留名千古。我不想做“书簏”,很想做“书的河”,在缓缓流淌中,与好友温馨地交流,静静地分享,任有缘的好友随意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