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端午节要到了,朋友圈里到处都在卖粽子。
吃着粽子过着节,享受着美好的假期,感觉端午节是个庆祝的节日。不知道2000多年前的屈大夫,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气的爬出来。
那么端午节与屈大夫有什么关联呢?
其实,有关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屈原。人们赛龙舟是为了要捞起落水的屈原,人们吃粽子是想把粽子投到江里,不让鱼虾吃了屈原。
那屈原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值得人们去纪念他呢?
一、
话说,2000多年前,即战国后期,中原共有七个大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也就是所谓的战国七雄。
当时的秦国实力最强,秦国国君一直着手建立天下一统。其余的六国,在屈原和名士苏秦的建议下,实行合纵,也就是六国联盟共同抗秦。其中楚国实力最雄厚,当时的楚怀王被推举为联盟领袖。
屈原是某一任楚王的后代,实打实的皇亲国戚贵族,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屈原自己也酷爱读书。
但是他从小生活在民间,看尽了民间的疾苦,等到他做官之后,也一直致力于为民服务,深得人民的爱戴。
二、
屈原当时的职位是“左徒”,具体的官级不知道,但是经常与楚怀王开会议事,想来是一个大官,权利肯定是有。
屈原深得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渐渐地惹得其他人的嫉妒和忌恨,这个人就是公子子兰。子兰联合其他人,经常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独断专权,不把楚王放在眼里。
所谓三人成虎,挑拨的人多了,楚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六国联盟里,齐楚联盟实力最强,秦国正愁没有机会攻破,听说了屈原被疏远。于是派国相张仪使出离间计,离间齐楚两国的联盟。
张仪买通了楚王身边的嫔妃和大臣靳尚,不断地给楚王灌输一个思想,不要与秦国抗衡,应该抱紧秦国的大腿。这些人都是屈原的政敌。
楚王逐渐对屈原的“坚决抗秦”不感兴趣了。此时张仪又许诺楚王,只要楚王断了与其他六国的外交不再联盟,秦国会赠送楚国多个城池。
脑子进水的楚王竟然答应了。真的与齐国断了外交。
屈大夫力劝楚王杀了张仪,楚王并不采纳。屈大夫这人直肠子不会做人,靳尚又是专业抹黑屈原,于是屈原先是被贬官,然后终于有一天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了汉北(现在湖北某地)那一片。
流放期间,屈原憎恨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让不真实的语言蒙蔽了正确的语言,这些谣言将会损害楚国的利益,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三、
多年后,屈原又返回了都城,此时的楚国依然没有当年那般实力,秦国也更强大,接连攻下了楚国的多个城池。
当时的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屈原力劝怀王不要赴约,秦国虎狼之心不可信。
可怀王的幼子子兰又作妖了,他害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
仅仅两年,楚怀王堂堂一国之主,就病死在别人的牢里。秦、楚绝交。
新的楚王(楚襄王)即位后,子兰当上了宰相,因为害得楚怀王被囚,被屈原见一次骂一次,骂得狗血淋头,结果子兰暗中谣言中伤,屈原又被逐出都城,流放到了现在的湖南、湖北一代。
此次流放期间, 秦国名将白起带兵攻陷楚国都城,屈原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了。五月初五,古代人们称“初始”为端,所以这天也叫端五。
四、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每家门框上都插上艾蒿,还用艾蒿水煮鸡蛋,每家都会包很多粽子。
大学到了东北,大家流行在端午节前夕戴上五彩绳,等到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彩绳仍进流水中,寓意一年的灾痛都被冲走了。
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端午节习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