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有个三重界的说法。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
当然,这种说法总被冠以各种奥义,经常被说得神乎其神。
其实,并没那么复杂,从人生经历的角度,就能很好的解读。
比如,如果你涉及未深时,经常会怀有一些理想中的念想,你心中山是山,水是水,各自安好。
可当你初入社会,现实便会批头盖脸来袭,你心目中很多美好便幻灭了,此时的你,会很丧,会怀疑否定一切,此时山不是山,水也不是水。
然而,当你再摸爬滚打一阵后,你又会觉得世界也没那么鲜亮,但也没那么黑暗,完全取决于你的行为和意识,此时便又到了一个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好像是兜兜转转,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其实不然,此时的你,已经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在混沌之中,总是充满不可理喻的矛盾。
唯一能调和的,仅仅是你的认知,所以,你知道山不是山,但你还要看做是山,水也许不是水,但你还是把他看做成水。
说白了,前两个阶段,是理想和现实的两个极端,而最后一个阶段,则是一个平衡点。
能找到这个平衡点的人,才算是成熟。
近年来,曾国藩之所以受到政商两界的推崇,就是因为他能兼顾修身与达世两种境界。
早年的曾国藩,受儒家熏陶,成为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以一套严格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别人,甚至包括皇帝。
咸丰登基时,要求群臣给自己提意见,不要有顾忌,尽管提......
于是,大家只提“领导你不要老这么辛苦,身体会吃不消的....”不疼不痒的意见。
唯独曾国藩看到自己遇到了明君,浩然正气写了咸丰三条问题:“专营小利、搞形式主义、不讲信用”。
咸丰看后,炸了毛,准备办了曾国藩,旁边大臣解围说:“您让别人提意见,别人来真的,您却把人杀了,这不好吧......”
曾国藩捡回一条命,但也由此可见他的迂腐。
不仅如此,他的愣头青也得罪了很多同僚,处处被人使绊子,仕途举步维艰。
这就是曾国藩早期的一个写照,理想的丰满总吃不消现实的骨感......
此后有两年的时间,曾国藩赋闲在家,每天参悟修身,我们不知道他悟出了什么,但他一定是找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
再出山时,已脱胎换骨,他居然开始行贿受贿和纵容手下。
他曾向户部的书办一次性行贿8万两白银;
无论是下级还是同僚,只要送礼,他都来者不拒;
自己的士兵私卖战利品,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乍一看,曾国藩堕落了,但如果追寻到具体事件,则有种不可言喻之感。
他之所以向户部书办行贿8万两,是因为需要报销3000万两的军费,这涉及千千万万手下的生存;
他收受别人的礼品,往往只是象征意义的留下最便宜的,贵重的一律奉还,因为他不想给对方难堪;
他纵容手下牟取私利,是因为士兵们只能靠这点“不义之财”来维持生计,太过严苛,必将适得其反。
也许你觉得中年后的曾国藩太没原则,但其实,原则这东西只是拿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强压给别人的。
曾国藩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不再以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别人,他懂得理想只是自己心中的净土,而不能成为别人的牢笼。
也正因如此,曾国藩一生铿锵峥嵘,大权在握,离世时却几乎没有遗产,仅剩老家的一栋房子和几堆藏书。
纵览曾国藩的一生会发现,他所谓的“内圣外王”,就是在不停地整合理想与现实,不但保持“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精神世界,还能运用“和光同尘,与时舒卷”的处世法则。
我曾推荐过一本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就着重记述了曾国藩是如何在矛盾中生存,我觉得这很有意义,不是一味的讴歌,也不是一味的批判,只如实的记录。
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真实的启发:这个世界是混杂的,你不能用单一去对抗,哪怕这种单一完美无暇。
正如没有智慧的勇敢是鲁莽,没有底线的忍让是懦弱,没有理性的坚持是固执,没有来由的自信是骄傲。
同样,不带锋芒的善良是愚昧,不能付诸的理想是幻念。
是的,真正的成熟就是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在矛盾之中腾挪移转,游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表达的,欢迎留言。
良叔小随再坚持5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