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捧起这本书时,说实话内心是有一点点畏惧的,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学术性著作,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不知道自己能理解多少。但当我看完正文的第一页后,就完全被书中那生动而浅显易懂的语言所吸引,更被作者那强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乌合之众》与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梦的解析》可以并称为心理学划时代的两部著作,而两位作者在私下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另外,由于作品所涉及的内容过于繁多,部分内容已经超出了我作为一个理科生的解读能力,因此,下面仅就书中的部分观点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这个形象的比喻生动的体现了个人被群体化后的表现,这似乎也就解释了当今社会随波逐流现象愈发严重的原因,当一个人融入了一个群体,就意味着他的"独立人格"'已经被淡化甚至消失。正如作者所言,那种一生当中性格始终不变的人物是只能生存在小说中的,人的性格注定是会伴随所处群体不同而发生改变的。下面就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吧。
我所就读的初中是当地很不错的一所学校,而我又恰巧在这所学校中最顶尖的一个班级,放眼望去,简直高手如云,在各路"学霸""学神"的包围中,我发现自己的存在感越来越低,有时甚至很难在班级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有优势,但无从体现,有能力,却无处施展,于是,我开始自卑,想要放弃,最终我以班级倒数的名次考入了当地的一所普通高中。我本以为我的人生还没开始便要就此黯淡下去了,没想到不一样的群体带给我的,却是全新的生活。在新的群体中,不再有人会天天逼我们拼命学习,身边再也没有一群"学霸”给我施压,相反,我竟然第一次成了那个给别人带来压力的人,于是,我开始变得自信,开始热爱生活,我交到了很多朋友并开始参与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最后逐渐成了主持者、领导者。学习成绩能给我带来荣誉,各种活动的完美开展能带给我更多的赞誉。我知道,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所适合的那个圈子!
一个群体是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备着多重性格,只不过在同一时段只能表现出其中的一种或少数相近的几种罢了。你希望自己表现出哪种性格,就需要你去选择相应的群体。但是这种对应法则又是极其复杂的,或许日后我会邀请相关领域的同学对此课题进行研究,那么在此之前,还是祝愿大家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群体,以便使自己的才能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工作单位,请记住,最好的,却不一定适合你,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